八十一章、东线变局一 (第3/3页)
世事无常,按照斐迪南的原计划,是不需要进行大兵团决战的,最多也就是二三十万的参加的战役,敲零打碎多点开花。
可以有效的降低大兵团决战带来的风险,就算是某一处战场失利了,也不会影响到全局,无非是花费的时间长了一点。
这样也有利于发挥保加利亚军队在军官方面的优势,像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样的的老牌帝国,可能会有一两个军事指挥才能逆天的人物,但是总体上还是酒廊饭袋为主的。
在军官素质上,保加利亚军队拥有绝对的优势,要是多线开花,这种优势还会继续放大。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要快速结束战争,那么登陆小亚细亚半岛后,肯定是要直取奥斯曼人的首都安卡拉,逼迫奥斯曼人决战。
就连巴尔干战场,在占领波黑地区的同时,也必须要做好进攻维也纳的准备。
奥匈帝国的家底也是很不错的,有不少人才都令斐迪南眼馋不已,一旦夺取了奥匈帝国的底蕴,那么保加利亚和英法之间的实力差距也就可以逐渐抹平了!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下,搬空奥匈帝国的机械容易,要抢夺这批人才就麻烦了。也就是斐迪南家族在奥匈帝国经营的时间已经有数百年了,不然连实施的可能性都没有!
要完成这一战略,肯定少不了需要地头蛇的配合;想要他们配合,至少要让他们看到这个国家已经完蛋了,才能够收买成功。
因此,巴尔干方面军的实力同样必须要足够强大,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敌人,抢在俄国人之前占领维也纳。
战略目标虽然没有变,但是执行的方案却变得更麻烦了,对主帅的要求自然也不一样了。
斐迪南可没有冒险主义精神,用老将就可以确定能够取得胜利的战役,干嘛要去作死启用几个新人呢?
来到这个时空已经三十多年了,到了现在斐迪南对所谓的历史名人已经不怎么感兴趣了。
现实告诉他,所谓的历史名将也就那样,像保加利亚现在这些将军在历史上都是默默无闻的人物,现在还不是一样威名赫赫,被外界认为是名将?
很多人都不缺能力,缺少的是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这也是“乱世造英雄”这个说法的由来!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这些历史名人就一无是处了,至少在历史上已经证明了他们都是人才,比挖掘普通人进行培养成功的几率要大的多!
因此,在科学技术领域斐迪南一直都是自己培养和挖挖挖并行,但是在军队指挥上,全部都是选择了自己培养。
反正到了近代战争,将领个人能力的作用正在被削弱。不管敌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多么牛,只要你的能力过关不犯错,大家还是只能老老实实拼实力。
这也是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德国人都败北了,要是论起历史名将,同时期的德国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是吊打全世界,可惜个人的能力改变不了国力上的差距!
斐迪南凭什么可以断定同盟国不会马上完蛋?
原因很简单,俄国人的弹药储备有限,刚刚打了一场大会战,他们难道不需要进行补充么?
就凭俄国人自己的工业能力,再配合那糟糕的组织能力,能够满足前线一半弹药消耗,就算是开挂了!
没有武器弹药怎么办?难道尼古拉二世还能够让士兵们拿着刺刀去进攻不成?
要等协约国给他们补足消耗,至少也是两三个月后的事情了,到时候同盟国也差不多缓过了气来。
当然,保加利亚现在突然发起攻击,也未尝不是为了拒绝俄国人可能提出的弹药支援呢?
某种程度上来说,斐迪南又在开始坑队友了,破灭了协约国快速结束战争的希望!
远在圣彼得堡的尼古拉二世,还不知道他美梦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被斐迪南给他掐灭在了摇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