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古玩之金瞳鉴宝 > 第017章 价值百万

第017章 价值百万

    第017章 价值百万 (第1/3页)

    郑板桥本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

    很多人以为郑板桥是他的名字,其实不然,他的名字是出自《尚书·洪范》篇中“燮友克柔”。

    其诗书画皆精,又称“三绝”。

    画兰、草、竹、石可称一代大家。

    书法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别成一格,又有《板桥体》之美誉。

    郑板桥的一生充满坎坷,郑家本是书香门第,但郑板桥出生时家道已算中落。

    三岁时生母去世,由养母费氏抚养,费氏是郑板桥祖母的侍女对郑板桥比自己亲生儿子还要好,哪怕身上只有一文钱也要给郑板桥买一个饼吃。

    后来养母的儿子做了官要接她老人家去享福,费氏坚持不去,依然选择照顾郑板桥与其祖母,郑板桥作诗感慨,“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后来父亲续弦,继母郝氏对他也视若己出,只是在郑板桥十四岁时继母也去世了。

    郑板桥后来伤心作诗:“无端涕泗横栏干,思我后母心悲酸。十载持家足辛苦,使我不复忧饥寒。”

    郑板桥二十岁时就考中了秀才,后来却是运气不好,一直以卖画为生,直到雍正十年差不多四十岁时方才考中举人,此时终于算是有了读书人该有的名气与地位。

    之后在乾隆元年考中进士,开始两任县令生涯,在花甲之年时辞官不做,继续以卖画为生,直至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关于郑板桥的轶事典故很多,单单郑板桥审案之类的估计就有近百种,除了他的才华横溢两袖清风外,很多都与他的“怪”脾气与大智慧有关。

    而钱老这枚青田灯光冻印章背面的诗就跟他的“怪”脾气有关系,更是有记载的真事,也就是郑板桥晚年卖画明码标价的《板桥润格》。

    郑板桥不是古代第一个卖画的,但却是有记载中第一个名人卖画坚持明码标价的。

    古代书画名家很多是职业画家都是以卖画为生,比如宋代许道宁,明代“浙派绘画”开山鼻祖戴进,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清初著名画家恽寿平等都卖过画。

    八怪中的金农,黄慎,李鱓,罗聘等也有过卖画为生的经历。

    在古代,字画名家卖画收点润笔费很正常,毕竟作画是很耗费体力与时间的。

    只是说到怎么收钱却是很有讲头,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让买家自己看着给,基本上没有自己要的,以免过多沾染铜臭之气被其他文人嘲讽。

    古代文人卖幅画也是繁琐的很。

    除了落魄到必须去街上摆摊的,但凡有点名气的画家都有自己的规矩,一般来说须对方先写拜帖登门求见,然后二人喝茶交谈,通过来回对话再确定这桩生意是否成交。

    买画的往往还需要说些恭维的话,比如先生您才高八斗,绘事之道堪比荆关董巨,直追顾陆,隐隐与画圣比肩等等。

    碰到画家脾气大的往往还得通过中间人介绍才能登门,自己直接去非常可能吃到闭门羹。

    画家看似站在有利的位置,咋一看更像是卖方市场,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