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盛唐挽歌 > 第92章 白亭军副军使的悠闲生活

第92章 白亭军副军使的悠闲生活

    第92章 白亭军副军使的悠闲生活 (第3/3页)

    阿娜耶叹息说道,并没有把方重勇的话当回事。

    “继承你父亲的医馆?”

    “差不多,到时候总要回凉州城看看。”

    阿娜耶有些不确定的说道,知道得越多,她就越是感觉将来不太可能回来继承医馆了。

    或许,会在长安贵族圈子里面行医吧。

    对于未来,她有些不确定。

    ……

    “著书立说,流传后世。朕本来以为哥奴只想做官,没想到也跟张九龄他们一样啊。”

    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书房,李隆基哈哈大笑,将李林甫的那份“草案”放到桌案上。

    “回圣人,《唐六典》从开元十年就开始编撰,前前后后历经十多人撰写,仍然没有成书。

    微臣只是想将其完成。

    此典的难处,不在于列举,而在乎注解。唯有引经据典的注解,才能弘扬其妙处。”

    李林甫对着李隆基深深一拜,躬身行礼说道。

    这部典籍,是开元十年的时候,李隆基召起居舍人陆坚开始修撰的。

    并亲自制定理、教、礼、政、刑、事六条为编写纲目,由丽正书院(后更名集贤院)总其事。

    时间跨度有十多年,在前后几个宰相张说、萧嵩、张九龄等人的先后主持下,有徐坚、韦述、刘郑兰、卢善经等十多人参与修撰,无一不是当世文采斐然之人。

    从文学修养方面看,李林甫的参与是对《唐六典》的辱没。

    从法令与行政能力方面看,李林甫的参与,又是唯一能将此巨作完成的机会。

    基哥虽然嘴上没说,但实际上已经同意了李林甫的观点,即:对经典的注释,才是完成这部著作的核心要害!

    前面那几个宰相编书,有个很大的问题,便是旁人看不懂!

    他们的草稿,对于阅读的门槛要求极高,把国家典籍变成了文人圈子的自嗨!

    在这一点上,基哥是完全站在李林甫这边的。典籍写出来繁琐点没事,只要让人呢看懂就行了!

    《唐六典》是一部关于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规定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机构、编制、职责、人员、品位、待遇等,注中又叙述了官制的历史沿革。

    基哥对它的要求,是超出寻常标准的详实与具体。

    很显然之前那几个宰相,并未达到基哥心目中的理想模样。

    “嗯,如此也好,哥奴看着办吧。”

    李隆基打了个哈欠,似乎很疲敝的样子。昨晚他看到穿道袍的环环,别有一番异样风采,便很是兴奋,忍不住多玩了一会。

    没想到岁月不饶人,五十多岁的男人应付起二十出头的女人,那确实是颇有些吃力。基哥到现在还腰酸腿疼的,跟李林甫商议政务都没什么精神。

    “关于科举的改制,微臣认为应该提高州县内举制官员的级别,在各州内对考生的应试资格把控严格。长安这边,暂时不对进士科进行改革,但是先增加明经科的考核难度。”

    李林甫小心翼翼的说道。

    李隆基一愣,没想到之前对改革科举信誓旦旦,喊打喊杀的李林甫,居然步子迈得这么小!

    “会不会,太保守了些?哥奴的步子可以大一点,有朕兜着你怕什么?”

    李隆基不满的说道,他现在对那些舞文弄墨的人是没有丝毫的好感,这些人百无一用,看到就烦!

    当然了,这只是基哥一时的想法。将来轮到要写祭文的时候,他或许又要念到张九龄、贺知章那些人的好了。

    “回圣人,科举改制,亦是要循序渐进。微臣认为可以徐徐图之。”

    李林甫不动声色回道。

    “嗯,那就这么办吧。”

    李隆基微微点头,他现在只想好好睡一觉。

    正在这时,高力士急急忙忙的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

    “力士何故如此惊慌啊?”

    李隆基面带揶揄之色问道,高力士做事稳健,很少有这样的表情。

    高力士看了看李林甫,随即叉手行礼道:“突厥人进犯河西,与白亭军战于白亭海。如今突厥人留一万骑围困白亭堡,余部直奔凉州城!

    这已经是三天前的战报!”

    听到这话,李隆基霍然起身,面色骇然!

    “如今突厥已经四分五裂,谁给他们的胆子来进犯我大唐?”

    李隆基暴怒道!

    突厥人这出其不意的一手,彻底打乱了唐军在河西对阵吐蕃的部署!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