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穿在1977 > 第651章 卢湾厂

第651章 卢湾厂

    第651章 卢湾厂 (第1/3页)

    民间土法藕粉有两种制作方式。

    第一种和工业制粉差不多,都是先加清水把藕碾碎,然后用力挤压,逼出藕浆。

    之后用一两天时间,对藕浆进行反复漂洗,去掉细沫藕渣和不起眼的泥沙,再将漂洗干净的藕浆沥干,得到的就是藕粉干。

    这时候的藕粉干是一团凝固的粉团,若是想得到藕粉,还需要继续烘烤或晾晒,使其水分彻底蒸发,粉团自然散落。

    又或者用小刀切成细碎的藕粉片,一样可以冲泡。

    (古法藕粉片)

    不过这种办法费时费力,陈凡便使用了第二种方法。

    那就是直接将鲜藕清洗干净、削掉藕皮,加水搅打成藕泥,随后把藕泥放在炉子上,用小火慢慢加热,同时要不停搅拌,等藕浆煮成半透明的颜色,加入桂花、蜂蜜,或者是白糖调味,就可以直接吃。

    用这种方法,陈凡又做了一点小小的改良。

    虽然家里就有机械厂给的搅拌机,可他嫌麻烦,将几节深色的老藕清洗干净削皮,一手握住一节,暗劲迸发,丁梆硬的鲜藕便化作一摊烂泥,落到装有清水的小陶锅里。

    熬藕的时候尽量别用铁锅,容易变黑。

    陶锅就最好了,火力小,熬出来的藕粉还晶莹剔透,比藕粉冲出来的还好看。

    藕泥混着清水慢慢搅拌,不一会儿就成了藕粉的形状,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藕香。

    眼看差不多了,陈凡拿起糖罐,用勺子舀了几勺白糖撒进去,又撒了一点桂花沫。

    桂花是从村里的桂花树上摘下来的,一般用于酿桂花酒,现在正好给藕粉增点香。

    放完调料之后,再用大勺子搅拌。

    不一会儿,陈凡耸了耸鼻子,再看一眼外面。

    几秒钟后,几个人走上长坡,出现在他眼前。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大队部几位领导,唯有杨书记不在。

    陈凡坐在厨房门口,手上的搅拌不停,看着他们笑道,“不是说今天有参观学习的人过来么,你们没陪着?”

    张文良快步走在最前头,苦着脸直摇头,“秋收才没过几天,就又有人跑过来,还是外地来的,受不了,实在受不了。我老丈人职责所在逃不掉,我们就跑你这儿躲清净来了。”

    陈凡嘿嘿笑道,“难道他们吃饭不给钱?”

    夏天他回来的时候就提过,建议公社安排住宿、队里安排伙食,该怎么收费就怎么收费,黄鹂的食堂、杨梅的酒坊,就是主要为这些人准备的,后来反倒方便了大队部,经常在里面关起门来吃吃喝喝,……鄙视。

    听到他的话,张文良脸上瞬间挂起笑容,“钱还是照付,规矩不能坏,要不然天天招待、哪里招待得起。”

    他说着蹲在炉子旁,眼睛盯着陶锅,“报纸上都登了,去华西村参观还要收门票呢,我们打开门迎客,只收点饭钱,已经够厚道了吧。而且最关键的是,不收钱、来的人不是更多了么。”

    陈凡“嗯”了一声,忽然反应过来,“你刚才说,今天来的是外地的?”

    外地的说法有两种意思,一个是南湖公社以外,另一个,却是指云湖地区之外。

    之前张文良说的都是“其他公社”、“外县”,所以这个外地,多半是指云湖之外的地方。

    卢家湾的名气都传这么远了吗?

    这时张队长三人也走近这里,也不需要人招呼,连椅子都不用搬,直接坐在风雨廊的条凳上。

    肖烈文掏出旱烟点上,正好听见陈凡的问题,便直接说道,“10月份开始就有外地的人过来,有些是从来了我们这里的外县公社那边听到的。

    有些是经常坐船去地委,听到了别人闲谈,才知道有卢家湾这个地方,起了好奇心,就过来看看。”

    陈凡眉头轻挑,“卢家湾声名远播,那可是好事啊。”

    他倒是忘了,自古以来,码头一直都是消息传播最灵通的地方,直到后来陆运代替了水运才逐渐消亡。

    而云湖地区又是江南省的两大中心城市之一,另一个自然是省城。

    有这么重要的区域地位,云湖周边的多个地区,向来都是以云湖为主,老百姓看病、购物,都喜欢往云湖跑,就连不少生产队的人出来自谋生路,也是向云湖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