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大清话事人 > 155 四舍五入,孔子发明的,你懂不懂?

155 四舍五入,孔子发明的,你懂不懂?

    155 四舍五入,孔子发明的,你懂不懂? (第2/3页)

朱大人,你听说了吧?”

    朱珪摘下暖帽,平静说道:“刚听说了,衙门内外都传开了。”

    沉默,

    朱珪突然开口了:“老夫建议,如实禀报皇上。”

    “如实?”

    “对,不隐瞒,不夸大,不妄测。”

    福康安思考了一会:“好。”

    “对了,老夫有一事想向抚台大人求个准信。”

    “何事?”

    “维格堂李郁,抚台大人准备怎么办?”

    福康安的眼神,一下变得凶狠锐利,死死的盯着朱珪,言语不善:

    “朱大人,本官不明白。你们到底拿了他多少好处?要如此护着他。”

    朱珪却是毫无惧色:

    “抚台慎言,老夫这辈子,从不贪人银子。”

    “老夫偏袒李郁,是因为今年江苏的赋税,绝不容失。不仅要及时,还要超量完成。”

    “而现在,他正在为朝廷卖命。”

    “这是征收账册。”

    ……

    啪,

    一本账册,甩在了桌子上。

    福康安拿起,大致翻阅了下。

    几行鲜红的数字,看的他一阵眩晕,似乎充满了嘲讽。

    胥江码头过境税已上缴83400两。

    预计半年内,还可再上缴240000两。

    吴县,长洲,震泽三县,维格堂包揽钱粮,已征收漕粮白米5万石,漕费8万两(折银)。

    “朱大人,这些都已经入库了?”

    “老夫亲自核验过了。抚台若是不信,可派人再查验。”

    福康安一言不发,眼神逐渐软了下来。

    “一个豪强,居然如此忠于朝廷?”

    “是啊,说起来令人惭愧。”朱珪喝了一口热茶,幽幽说道,“为朝廷尽力征钱粮,底下百姓也没有闹出乱子,公平公正,不贪墨不豪夺,这不是忠是什么?”

    福康安也陷入了一种巨大的迷茫。

    他意识到,自己在短期间,不能对李郁动手了。

    否则就要为江苏垮塌的钱粮背锅!

    如今户部有多穷,皇上有多缺钱,他也是略知一二的。

    看来,得给朱珪一个承诺了。

    他笑道:

    “朱老大人安心,本官不追究那李郁了。”

    “抚台气量高雅,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

    出了巡抚衙门,朱珪坐在轿子里叹了口气。

    吩咐属吏:

    “去告诉李郁,安心办差吧,暂时不会有人难为他了。协助把今年的钱粮办漂亮,老夫一定给他保举个实职知县。”

    属吏眉开眼笑的去了,这一趟,又能拿个小几十两报酬。

    李爷做人慷慨,朋友上门,从来不空手。

    衙门里人人都希望和李爷打交道,尤其是公事。

    苏州及时雨!太湖呼保义!

    到了李家堡,

    李郁不在,传达了口信后,

    依旧拿到了30两的车马费,还留下吃了一顿酒肉。

    有了朱珪的口头保证,李郁就不必总是窝在西山岛,遥控这一摊子事务了。

    随着太湖解冻,他开始四处活动,做一件大事。

    包揽漕粮!

    若是按照朝廷的王法,民间人士包揽钱粮是要杀头的。

    然而,规定仅仅是规定。

    大清的规定那么多,除了不许公开造反,有几条是真执行的。

    ……

    维格堂,

    出动了大批人手,在打通了州县的关节后,成为了官方认定的唯一征收漕粮机构。

    朱珪,实际上是撒了谎的。

    给福康安看的账册上,银子是真的。

    可漕粮是假的,只是存在于纸面的。

    而他之所以敢如此大胆,不是为了李郁,而是为了自己。

    乾隆把他放到江苏布政使的位置,就是最后的考验。若是他表现优秀,完全符合上意。

    他就会进京,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帝师。

    为了这个目标,他需要不惜代价,超额完成今年的春秋两次钱粮征收。

    吴县,望亭镇。

    李郁在大批护卫的簇拥下,远远观望征粮现场。

    镇子口,

    南边是官府征粮处,北边是维格堂征粮处。

    都搭建起了帐篷,架势十足。

    衙役敲着锣,吆喝着:“诸位父老乡亲,交漕粮喽。”

    一个老汉瞅了半天,犹豫不绝。

    咋感觉,李逵和李鬼同时来了。

    “官爷,两边都可以交粮吗?”

    “对,自由选择。”

    “今年取消了纳户。直接交给官府?”

    “对喽,你们赶上了好时候。大老爷体恤你们。”

    老汉点点头,皱纹里展开的是欣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百姓自然能少被盘剥。

    起码,能省下个三五斤白米吧。

    再多了,不敢想。

    在大清朝,做人要知足。不知足的,容易被雷劈。

    ……

    上百号百姓,畏缩的瞧着。

    到底交南边,还是北边呢?谁也不敢出头,怕当出头鸟,被宰。

    衙役恶狠狠的骂道:

    “快点,踏马的,征粮队赶时间。一个时辰,没交的就等着交双份吧。”

    “拿沙漏来。”

    倒计时,压力就给到了百姓们。

    这时,本镇士绅钱老爷,搂着第五房小妾潘赛云,迈着方步来了。

    百姓们连忙围过来:

    “钱老爷,您老见多识广,给拿个主意。”

    “这不废话嘛,瞧瞧哪边的斛小,就交哪边嘛。”

    百姓们恍然大悟,赶紧跑去看斛,

    这一看,不得了。

    南边的斛,贴着官字,很大!北边的斛,没贴,小了两圈。

    再看人,

    南边的清一色穿官衣,红光满面,一看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