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打开门,让标准之风吹进来嘛! (第3/3页)
。有问题吗?”
“只要学徒培养跟上,问题不大。露天铁矿简直太完美了,开采班组可以5班倒。”
“寡人再给马钢一个建议,把露天铁矿到冶铁区之间铺设轨道,以小车运输。磨刀不误砍柴工,剩下俘虏人力用于挖矿。”
“是。”
李郁看着在沉思的张承业,笑道:
“你呢?”
众人哄笑,望着脸盘稚嫩,但手掌粗糙、胳膊粗壮的小张。
……
“陛下,臣有一个想法。”
“说!”
“军工署麾下的工厂越来越多,链条越来越长,开始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尺寸误差。同一工厂生产的燧发枪,八成零件是可以互换的。但若是不同工厂,则只有三成可以互换。这个问题不止是燧发枪有,炮车、马车、各种军用品普遍存在。”
众人纷纷点头,都有感触。
赵二虎突然笑了:
“臣见识过,训练署的枪磨损很大,维修换零件时就要靠运气。”
李郁靠着椅背,
感慨道:
“寡人忙于征战,竟然忘了这个大事。2000年前,秦始皇就知道度量衡要统一,到了今天还是没做到。”
“从今天开始各衙署开始推行标准化。”
众人也是感慨万千,秦始皇的这份眼光确实是看穿几千年。
“陛下,请定下基准尺子。”
……
李郁略一思索,直接令人取来工具在硬纸上画出了基准尺。
1尺,大约是33厘米。
基准尺,长度就定为1尺。若平均分33份,过于麻烦,也不易于推行。
古今结合,不死板不拘泥。
直接取整,分为30份。一份定为1厘,10厘为1分。
1厘当中,又等分10份,定为1毫。
尺、分、厘、毫,清晰完整的长度体系就出炉了,古人也比较好接受。
李郁把图纸一推:
“以此,制作3把基准钢尺存档,之后复刻400把硬木尺交付各工厂衙署。”
……
张承业又小声问道:
“陛下,若是超过1尺的长度呢。”
“以钢棒制作1丈长度的基准尺。但日常使用不方便,可竖立作为校准尺。平时当以坚韧不变形之牛皮,制作皮软尺,长度1丈至3丈。使用前务必校准,若有变形立即淘汰。”
“陛下英明。”
众人齐刷刷附和。
这真不是吹捧,而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有了基准尺,以后的工业生产就有目标了——标准化!
工业盘子越来越大,标准化才能捏合战斗力。
这是一次简短的会议,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
从此以后,
吴国的一切,都会先拿标准化这个流程套一下。
坊间戏称,
江南的豆腐脑放几把虾皮都固定好了,多一把,摊主都不给。因为这叫标准化,陛下说的。
……
甚至,
青楼从业者都叫嚣着:“打开门,让标准之风吹进来”。
经过行业内老专家多轮的对比研究,最终探讨出了一套标准流程:
姑娘们行礼时膝盖弯曲多少,迎接的问候语,衣裳几何,都可以有个标准。
尤其是,
最最关键的“将生物能转化为涓涓经济动能”的流程更要标准化。
参观过马钢的老专家们说,这和厂区内冶铁流程本质上没差别。
流程的共同点:
每个环节都需要起码2人的配合,需要充沛体,、需要重复的、不厌其烦的机械动作,讲究火候,讲究反复锤锻、讲究百炼钢到绕指柔。
比如衣着:
铁匠不能多穿,因为炉温太热。但是又不能赤膊,会被火星烫到。所以,一条皮围裙足矣!
姑娘们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不穿,也不能太多,也是一条裙足矣。
比如肌肉:
一个优秀的铁匠,月匈肌必定发达!闪耀着野性的健康美。
一个头牌,大抵也是如此。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很多相似点:
比如两种职业都是力量和技巧的结合,上班时间都不能太久,需要多吃有营养的,需要小心职业损伤。
……
专家们越研究,就越发现其中的关联甚多。
可以武断的讲:
冶铁=逛窑子,铁匠=姑娘。
他们甚至琢磨着,是否应该建议衙署派人把这些核心科技记录下来,编成册子,就好比参谋本部的《炮兵手册》。
防止被北边的清廷窃取机密。
即使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也很有必要。
任何行业,能够制定行业标准的人,才是大赢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