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大清话事人 > 554 柿子树、小猫刀

554 柿子树、小猫刀

    554 柿子树、小猫刀 (第3/3页)



    打仗归打仗,生意归生意。

    今日的敌人,未必不是明日的朋友。

    中盛票号开封分号的大伙计就接到了请帖,邀请他到酒楼一叙。

    ……

    大伙计和贵人的管家吃酒。

    身份相符,可以聊的比较深入。

    酒过三巡,

    管家就问道:

    “最近坊间传闻,南边的四海票号进驻开封?有这事吗?”

    大伙计神秘兮兮,

    开始卖弄:

    “四海票号乃是吴皇皇产,性质特殊,说是到咱北方开设异地取银业务。比如,咱可以开封存银,苏州取银。”

    管家点头,主动给大伙计斟酒。

    又问道:

    “巡抚大人就不管管?这可是敌产啊。”

    大伙计得意的喝空杯中黄酒,反问:

    “怎么管?”

    “人家挂牌子了吗?开出铺子了吗?”

    “没有吧。说白了就是个影子机构,谁也看不见,但它确实存在。”

    管家心思重重回到府邸。

    老爷听完默然不语,思索许久后,提笔写信询问一下京城友人。

    ……

    吴廷通过于敏中掌握的中盛票号,不断地向外吹风。

    北方存银,南方取银。

    手续费 1成。

    如果你不看好清廷,就应该考虑四海票号。

    当然,

    此等行为有很大的风险,但是高风险、高收益嘛。

    中盛票号的伙计可以介绍自家客户去踩四海票号的门路,从中收取一点好处费。

    即使暴露也无妨。

    “通吴”是伙计的个人行为,和票号无关。砍了就砍了。

    ……

    北方很大,人口很多。

    但李郁所针对的目标群体却很集中。

    在燕京、津门、济南、开封、保定、西安、太原为首的等城池,精心布局。

    以中盛票号以及情报署发展的部分当铺古董行从业者为媒介,针对目标群体精准散布消息。

    目标客户群体都是极其富裕的聪明人,也许半信半疑、纷纷观望,但没有一个人去官府首告,主动揭露吴廷阴谋。

    原因很简单,

    没有好处,可能有坏处。

    万一吴廷赢了,自己的这种行为会引来血腥报复~

    唯独在西安不太顺利,出了点幺蛾子。当地官绅骨头够硬,告发官府抓了几个人。

    这也从侧面说明西安官绅的信心很足,对吴廷的仇恨够大。

    ……

    北方士绅大族群体对吴廷弃科举的离经叛道行为,极度痛恨,极度不满。

    而吴廷做事的口碑,也传到了北方。

    尤其是根据是否抵抗而区分对待城内士绅的做法,言出法随,北方士绅心有余悸。

    目前南北朝局势之下,清廷还在内斗,逐渐处于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尽量选择缄默。

    但他们私底下也不免吐槽一句:

    “江南人心眼小。”

    他们认为吴皇心眼小,睚眦必报。

    四海票号是皇家产业,是吴皇敛财的工具。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大家没必要为了这点小事得罪吴皇。

    有精力就多搞点私兵、多修几座坞堡,不管将来怎么样,自己手里有兵有粮都是筹码。

    投降,是要看筹码的。

    投降,是要看筒战价值的。

    大家都是聪明人,死心眼忠于大清的没几个。

    以前?

    八旗刀快,大家不敢不忠。

    现在不一样了,朝廷式微,北方失控,地方士绅权势水涨船高,大家当然是“前恭后倨”啦。

    ……

    实际上,北方士绅的反应都在李郁的预料当中。

    人性就是这么回事。

    趋利避害乃是本能。

    能够混到帝国精英杰阶层的人都是极度理智,极度冷静的。他们从来不会意气用事,他们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就像靖海侯施家,

    说起来自己当初就是踩着施家的某位子弟尸体起兵的。

    但又何妨?

    如今,投靠过来的施家不会有一丝仇恨。

    相反,施令洋还自觉的把那一房的人都雪藏了,送去武夷山自家茶庄低调度日,远离官场。

    省的引起自己的观感不适~

    李郁甚至不无恶意地揣测,如果“四海票号”的谣言广泛流传,民间人人皆知的话,必定会有热心百姓、忠诚书生主动去官府告发。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总之,

    精通人性的吴皇给北方官绅罗织了一张大网。猎物不管进退,终会落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