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放在西大礼堂,建议所有作家编辑都去听 (第3/3页)
你打过来。”
果然,话音刚落办公桌上的座机响了,方明华拿起话筒,里面就传来贾平娃带着家乡话的口音:
“明华,我是平娃,银川作协副主席张先亮,昨天到西京了,我想今晚请他吃顿饭,你,还有中时、陆遥作陪。”
“贾哥,张主席现在就在我办公室里坐着呢。”
“呵呵,我估计他会去你那那就这么定了,晚上六点半,五一饭店。”
“行,没问题。”
挂掉电话,两人又聊了会,张先亮说道:“明华,我想找董主编聊聊。”
“他就在隔壁,我带你过去。”
董主编就是董墨,当年张先亮发表他的处女作《大风歌》就是董墨审核的。
这也是张先亮的早期作品,发表以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可惜生不逢时。后面遭遇一系列运动,张先亮从此走厄运,这是他们都所始料未及的。
不过现在时过境迁,张贤亮心里还很感激当年的伯乐。
果然,方明华带张先亮过去,董墨看到他也很高兴,两人聊起往事,自然是感慨万分。
方明华陪着听了会,就看到门口来了个人,是白苗,招呼他出去。
“白哥,什么事?”方明华走出门外,低声问道。
“来了客人?”白苗伸头看了看屋里正在和董墨热聊的张先亮问道。
“对,银川作协副主席张先亮,正在和董主编叙旧。”
“哎呀这次贾主席动静大啊。”
“什么动静?”
“就是你这次讲课邀请了许多作家,你不知道?”白苗反问道。
“我现在才知道,陆遥,还有张先亮,本来下周一讲课,他说听了贾主席的话提前来的,别的我不清楚。”方明华实话实说。
“贾主席不仅以西京作协的名义,号召西京作协的成员都来听课,还请示了省作协,建议别的地市的作家,还有几个主要杂志社的编辑都去听,咱们编辑部全体编辑都参加!”
额滴神呐。
搞这么大动静?
方明华愕然。
让他更没想到的是,还有一位年轻人正坐火车赶往西京。
他就是《钟山》杂志社的编辑,童忠贵,笔名苏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