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 第二九四章 倭国有大量金银?!朱标兴奋了!

第二九四章 倭国有大量金银?!朱标兴奋了!

    第二九四章 倭国有大量金银?!朱标兴奋了! (第1/3页)

    牢房之内,太子朱标放下筷子,坐在这里,显得现在有些紧张的,望着梅殷这个二妹夫说道。

    虽然这些时间以来,他早就见识了,自己家二妹夫的本领。

    知道每一次自己家二妹夫进行死谏之时,都会把他所死谏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来。

    但是现在,所面对的事,却显得有些过于重大。

    可以说是关系到了大明的根本!

    而且,在很多人看来,不论怎么处理,都是个死结,化解不开。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朱标又怎么可能会不紧张?

    梅殷倒也没有让朱标多等,故意卖什么关子。

    同时,对于朱标会来问自己这个事儿,他也已经是习惯了。

    并不意外。

    当下便道:“大哥,我这里对此,倒也是有一些想法。”

    听到梅殷所说的这话,朱标不由的长松了一口气。

    太好了!

    这是他最想听到的消息。

    自己家二妹夫,果然没有让人失望,还是一如既往的靠谱!

    虽然他还没有听,梅殷接下来所说的办法是什么。

    但是,心里面已经安心了。

    对于自己家的二妹夫,他实在是太清楚了。

    为人处事特别的靠谱。

    只要是二妹夫说了有办法,那接下来,他所给出来的办法,肯定都是挺好用的那种。

    当下就很是麻溜的,从边上的一个匣子里,拿出了笔墨纸砚摆上。

    看着朱标的这些操作,梅殷一时间,多少显得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自己的大舅哥,这整的也太过于郑重了,太过于夸张了。

    “大哥,咱们边吃边聊,不必如此。”

    朱标摇了摇头道:“不用,二妹夫只管吃,只管喝,我在这里听着就行。”

    听到太子朱标如此说,梅殷想了一下,就也将手中的筷子给放下了。

    朱标见此,忙摆手道:“二妹夫,不要在意那些虚的。

    你只管吃着喝着说就行,我不会多想。

    你这样反而弄得生分,拘谨了。

    你不吃喝,我也不好意思动手记录了。”

    听到朱标如此说,梅殷这才又把筷子拿起来了。

    “既然这样,那我就接着吃。

    大哥你这次带来的东西,味道是真挺不错。”

    朱标见到梅殷并没有过多的矫情,顿时高兴起来。

    这才对嘛,一家人不用那样客气,在乎那样多的虚礼。

    就该如此真诚待人才好。

    梅殷道:“大哥,这宝钞其中最为根本的一项,那就是不能多印。

    宝钞的印发数量,需要严格的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

    宝钞这东西,看起来是很不错。

    制作时,只需要把模子等各方面做好,接下来那只需要一印刷,很快就能把这纸张,变成价值真金白银的钱,用来买东西。

    简直好的不能再好。

    但是,这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价格的。

    只是有的是明码标价,更多的是没有标价。

    你想要获得一些,就要付出一些。

    宝钞这种东西看起来,似乎只是纸做的,可以肆意的印刷。

    缺多少就印刷多少,像是一个宝库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真这么做了,必然会迎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其中,最为重要一点,就是宝钞会因为滥发,而迅速变得不值钱了。

    同一时期之内,这个世界所需要的钱财,是有一定数量的。

    太少了不好,会造成缺钱,从各方面来限制朝廷的发展,以及工业的繁荣。

    影响着国计民生。

    但是钱太多了,也一样不行。

    会引发一系列特别严重的问题。

    宝钞贬值的危害,我在此之前也已经说过了。

    这里也就不和大哥你多多赘述,

    既然知道了宝钞贬值的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宝钞发行的数量太多。

    已经是严重的超过了这个世界,需要的宝钞的数量。

    那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严格的控制包装的发行量……”

    朱标迅速的持笔,刷刷刷的在这里进行记录。

    把梅殷所讲的这些,都给记了下来,态度很是端正。

    “二妹夫,这宝钞要发行多少,才算是比较合适?

    是发行这么多后,今后都不再发行。

    还是说今后每年都有发行?

    发行的话,应该发行多少?”

    太子朱标望着梅殷,问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很多都能直接问到重点。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太子朱标对于这个事儿,早就做了做足了功课,并且听的也特别的认真。

    脑子转的也快。

    和朱标相比,朱允炆这个没脑子的蠢货,简直就差的太远了!

    今后,大明若不是大哥不英年早逝,由他从朱元璋的手中接过江山,今后肯定会变得大不一样。

    梅殷道:“这个具体的发行量,需要通过各方面的调查评估之后,才能得出来一个大致。

    今后也并不是说就不再印新的宝钞了。

    还要印,但是要有一个度。

    我觉得,每年新印的宝钞价值总量,大概为上一年的十分之一左右吧。

    毕竟总体而言,各行各业都是要发展的。

    只要别有什么大的动乱,正常情况下,每年经济都是会增长。

    会有着各种各样,有价值的东西被生产出来……”

    梅殷自然知道,如何准确的评估测算,控制货币的发行量这些,有着一整套严格的评估计算方式。

    有着诸多的讲究。

    但是,该怎么说呢。

    在如今这个时代,太多的指标反而有些不太好。

    难以做到各种各样的评估。

    后世的那种多种评估,都是建立在通讯,以及信息获取处理等各方面大发展基础之上的。

    如今的大明,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既然如此,那就弄个大差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