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光明之世始于周太祖 (第1/3页)
【周太祖对历代的进贡制度作了改变。】
【此前各藩镇包括边远的异族,如回鹘、高丽等都有进贡“宝物”的“惯例”,到了郭威这里全都免了。】
【同时他下了一篇专门减免进贡的诏书,大约意思就是:
天下百姓还没有过上好生活,我哪里能过分奉养自己。
与其耗费奢靡而让人辛苦劳作,不如我自己克制欲望过节约生活。
宫中日用所需,一律减损。
四方贡献的珍巧奇物,一律终止。】
【这些可能有点老生常谈,属于明君标配。】
【真正让他跟其他明君同样节俭诏令区分开的是下一条。】
【下令天下州府藩镇,停止贡献奇珍美食。】
……
天幕上,伴随诏令的是一份长长的十分细致的进贡美食名单。
……
大唐。
李世民捻着胡须,看着那份长长的列表不由真心感叹道:
“此等之物,虽都出于土产,但也都是从百姓家里所取,未免劳烦当地之人。”
“而且还都不便宜,再加上劳役负担,远途运输,运到京师之后,还要囤积在有司,甚为无用之物!”
“这周太祖郭威能从这些不算大的事件中看出其中可能调用的民力,这个就是圣贤之心!”
“朕不如也。”
“下诏!天下州府停止进贡奇珍美味!”
……
【同时,他真的大爱天下百姓。】
【公元952年,契丹辖地瀛州、莫州、幽州涝灾,发大水,流民进入边塞,散居在河北各地,总数有数十万人。】
【契丹无力拯救这些受灾人,各州、县也不加禁止,任凭难民南下。】
【周太祖听到消息后下诏:有关各州、县必须救济接待流民。】
【经此一事,此前被抢掠或逃亡到契丹去的中原百姓回来了一大半。】
【公元953年七月,南唐旱灾。淮南一带的井水、泉水,都已干涸。淮河干得露出河底,可徒步走过。】
【饥民们渡淮河北上,人流接连不断。】
【但南唐濠州、寿州发兵阻止不许百姓逃亡。】
【百姓与士兵争斗后,有幸运的,就朝后周奔来。】
【因为这样要消耗属于后周的粮食,有人就提出要阻止南唐流民北上。】
【周太祖言:“他们的百姓和我们的百姓是一样的人。让他们自由买粮回去好了。”
【南唐人却因此盖了许多仓库,大量地买米,以供军队的需要。】
【八月,周太祖不得不下诏说:“准许南边的百姓用人力和牲口拉粮食。但用船只、车辆运粮的不准卖给他。”】
……
大秦。
嬴政突然想起一事。
当时秦、晋两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穆公之时,晋国粮荒求助穆公,秦借粮于晋。
第二年秦国灾荒,晋国丰收,穆公求助于晋惠公,晋惠公却不援助粮食。
最后秦国人人同仇敌忾,大败晋国。
若当时晋国同样借粮……
两家秦晋之好或许会更久远一点?
……
大汉。
“这小子想对南唐用兵啊……”
刘邦盘算着一阵突然开口道。
吕雉微微皱眉,点点头,又摇摇头道:
“此人颇有心怀天下万民的仁心,但还是受制几分眼界。”
挠了挠头,刘邦伸了伸腰道:
“也没办法。这都分裂多少年了,快断了两代人了。”
“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