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皇祖母慢走 (第2/3页)
,将母亲栗太后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昨日晚间,母后才刚同孙儿说呢;”
“——说是永宁殿年久失修,整理起来颇费了些心思,以至于母后忙里忙外,都没顾得上去拜会皇祖母。”
“母亲失了礼数,入长乐三日而未朝太皇太后,孙儿也没能从旁劝谏,这是孙儿的不是。”
“还请皇祖母责罚。”
刘荣此言一出,窦太后本就清冷、淡漠的面容,当即便再添了几分冰凉。
而在御阶下,分坐于殿两侧的朝臣百官、功侯贵戚,则是神情呆滞的昂起头,目光齐齐落在了御榻正中央——落到了如今汉家理论上的最高统治者:窦太皇太后身上。
永宁殿?
戚夫人那个?
这也太过了吧……
就算要给儿媳上眼药,也好歹找个差不多点的地方啊?
再怎么说,那也不是过去的栗姬,而是当朝栗太后了啊……
被殿内几百号人神色各异的注视着,窦太后即便是已经彻底失明,也不由得一阵如坐针毡。
但毕竟是吕太后身边伺候过,几乎见证了汉家自开始至今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见惯了大场面;
很快便调整好情绪,依旧面无表情道:“怎么?”
“听皇帝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为太后抱不平?”
“——是觉得,我将太后安置在永宁殿,还委屈了太后?”
“若是,皇帝便大大方方说出来,不必这般阴阳怪气,拐弯抹角。”
“过去这些年,汉天子的阴阳怪气,早就已经让我感到无比厌烦了……”
唰!
随着这最后一句‘汉天子的阴阳怪气’从窦太后口中道出,原本已经各自低下头去的朝臣百官、功侯贵戚,只齐刷刷抬起头,再度带着惊诧之色望向窦太后。
什么情况?!
今日朝议的核心议题,可恰恰是大行皇帝——孝景皇帝的身后事!
如此场合,堂堂太皇太后、大行皇帝生母,这就开始指责起死去的皇帝儿子了?
你干~嘛~~~
哎呦……
“皇祖母,教训的是。”
原以为,老太后如此明显的诽讽中伤,必定会让刘荣怒火中烧,就算无法为死去的老爹讨回公道,也起码会当场变脸。
却不料御榻旁,刘荣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笑意盈盈的模样;
如是对老太后拱手一礼,而后还不忘继续说道:“戚夫人虽亡于长乐宫永宁殿,但时至今日,也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
“也该是时候,重新启用永宁殿了。”
“——永宁殿,已经空置了太久太久,久到连殿室上方的横梁,都已经出现了腐朽的征召。”
“总不能因为一个戚夫人,就将硕大一个永宁殿一直封禁,千百年都不再解封?”
刘荣原本想说:反正日后,长乐宫也未必不会再死人;
总不能死一个人,就把死者所在的殿室给封了?
若真是这样,那时间久了,长乐宫岂不就没地方住了、岂不就成坟岗了?
但最终,刘荣还是控制住了冲动,将这个稍有些过激的表达给咽回了肚中。
——长乐宫里,当然会死人。
单看年纪,长乐宫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最可能死的,便是当朝窦太皇太后。
不同于原历史时间线上的汉武大帝:刘荣即便才刚即位,也已经监国三年——就算说不上大权在握,也起码是和祖母窦太后分庭抗争。
只是不怕归不怕,基本的尊重,刘荣也还是得给窦太后。
不是因为刘荣心软;
而是因为这么做,对刘荣最有利……
“皇帝明白这个道理便好。”
刘荣无懈可击的应答,窦太后顿时生出一种重拳砸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这么做——让儿媳栗太后住去永宁殿,对窦太后而言,其实也是有一些风险。
原因无他:永宁殿之所以会成为长乐宫的‘禁地’,是由于被制成人彘的戚夫人,最终便死在了永宁殿。
坊间甚至传闻:戚夫人——或者说是那头人彘的尸体,至今都不知道被埋到了永宁殿的哪个角落!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吕太后。
——是‘汉太后’群体头顶上,悬着的那柄天罚神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