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298章 真有意思~

第298章 真有意思~

    第298章 真有意思~ (第1/3页)

    ~

    好!家伙~

    饶是对这一历史名场面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幕出现在眼前时,刘荣也还是不由直呼:好家伙!

    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

    ——在刘荣的记忆中,这一典故,仅仅只是两汉四百余年,相当不起眼的一件逸闻趣事。

    而这一逸闻之所以能得以流传,还是因为该典故的主人公:长沙王刘发,有一个能干的后代:汉光武帝,大魔导师刘秀。

    在过去,刘荣一直是把这个故事当笑话听,也从来不觉得这个笑话,有什么具体的政治意味在其中。

    左右不过是长沙王刘发出身卑微,又实在不甘心受限于长沙贫瘠、狭小的国土,才通过这种类似耍宝、卖惨的方式,博得汉景帝一笑,遂得偿所愿。

    直到此刻;

    直到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名场面——亲耳听到刘发这句‘国小地狭,不足回旋’,刘荣才由衷赞叹起老刘家的基因强大。

    看看周围,大家伙都是什么反应?

    片刻之前才刚表态,表示自己也要角逐赵王之位的河间王刘德,以及鲁王刘余、常山王刘彭祖三人,望向刘发的目光满是同情!

    临江王刘淤、江都王刘非,以及中山王刘胜三个乐子人,则是半带戏谑,半带认可的连连点头,似乎是为刘发的智慧而赞叹。

    就算是向来不怎么掺和这些,甚至都不怎么出门见人的胶东王刘端,以及年仅七岁的胶西王刘彘,望向这位长沙王殿下的目光中,也同样带上了满满的崇拜之色。

    上首御榻,窦老太后忍俊不禁的含笑摇头,显然也是被逗乐了;

    至于栗太后,虽然没太明白刘发的真实意图,但从众人的反应当中,也隐约感知道:刘发此番,似乎使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儿,办成了一件大事。

    而刘荣接下来的一番话,也算是验证了栗太后的这一猜想。

    “长沙之意,朕,知之矣……”

    对这个向来不显山不露水,甚至一直都没什么存在感的弟弟,刘荣从本心上讲,其实还是相当同情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位景帝皇六子获封长沙,在长沙王的位置上一坐,便是二十七年之久。

    ——二十七年!

    在这个时代——在这个两湖两广,甚至南方绝大多数地区都还完全没有开发、都还热带雨林遍布的年代,能在长沙那等穷乡恶水活够二十年,已然是一件令人惊叹的事!

    自有汉以来,凡五十余年、六代汉天子,尚且不曾有一人能在位二十七年!

    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临江王刘淤可是获封不过数年,便因水土不服的一命呜呼;

    刘发能在长沙保存性命,甚至还传延子嗣、宗祠,一直到光武帝横空出世,说句稍微有些迷信的话:多少是有些气运在身上的。

    而在历史上,刘发长达二十七年的诸侯生涯,唯二值得一说的事,一者,便是方才这一句‘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

    二者,则是刘发就国长沙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景帝都尚还健在,刘发的母亲唐姬作为后宫姬嫔,自也只能留在长安未央宫。

    母亲久居长安,作为诸侯王的刘发三年一入朝,也就等同于每隔三年,才能见到慈爱的母亲一面。

    日夜思念母亲唐姬而不得见,刘发便于每年秋后,从长沙国收获的稻米中挑选出一批最好的,专人专骑送去长安孝敬母亲;

    再让送米的人在回来时,带回长安的泥土,并以此泥土在长沙筑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刘发送去长安的米,唐姬或许吃了,或许没吃;

    但送粮队从长沙一车车运回来的泥土,却被刘发一层层筑建成台。

    每当夕阳西下时,刘发皆登台而北望,以遥寄对母亲唐姬的思念之情。

    这座泥台,被后世人取刘发死后的谥号,称之为:定王台。

    也被史家公认为:定王望母台,或是望母台。

    二十七年诸侯生涯,刘发满共就这两件事,于史册之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

    ——献舞谋土,以及,筑台思母。

    毫无疑问,刘发是个厚道人。

    而且是如今汉家,顶好的老实人、本分人。

    可即便是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