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攻心战和围困战略 (第2/3页)
多士兵悲泣,只是被其他士兵阻止,声音才没有发出来。蒙恬愕然的发现此时秦军营地已经笼罩在一种悲凉的气氛当中了。
章邯也很无奈呀,早说了不能看这个,不能看这个,《楚昭女》《活着》能抵20万大军,这岂是吹捧出来的。
上将军就是不相信,现在好了,士兵的样子就明显受到了影响,这后面的仗还怎么打。
《楚昭女》演完之后,汉军经典戏曲《活着》再次上演。《活着》就更加触动秦军士兵的内心了。
天下混战了几百,虽然最终的胜利者是秦国,但最终获得利益的都是始皇帝,是秦国贵族阶级,是秦吏官僚阶级。底层的百姓除了付出生命,其他的一毛没得到。
秦国的士兵并不会比楚国,燕国,赵国等地的士兵好多少。打起仗来他们该死的还是要死。尤其是这场统一大战,还是秦国人一单挑人家六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国杀六国一千,损失的可就不止八百了。
秦国底层士兵的伤亡不会比其他各国伤亡少多少,所以《活着》这个故事在秦国境内也是经常发生的。它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楚昭女》,毕竟修城墙也就是这10年发生的事情。
而像《活着》这个故事,却是在秦地这几百年来一直都在发生的事情,他们悲苦的命运就像一个轮回一样,永远得不到终止。
秦军军营当中悲泣之声更重了,因为这不但是他们的故事,更是他父辈祖辈的故事,更是老秦人生生世世的故事。从商鞅的军功授田开始,他们就成为了秦国战争机器上最廉价的消耗品,他们每个人都是富贵。
《活着》这个故事地位不同的看感悟是不同的,蒙恬就很难感受富贵的命运,他父亲蒙骜是大秦的上将军,基本上没有战死的可能性,即便是战死了,大秦也会给他老爹风光大葬,蒙恬内心只怕是欣慰多过悲伤。
但普通的士兵却不一样,他们战死连抚恤金都没有,只能像一串数字消失的无影无踪,活着的亲人不但要忍受悲苦,还要承受家庭缺乏一个壮劳动力的经济损失,这样的悲伤能延续好几年。
社会环境不同的感悟也是不同的,但在一个有希望的世界当中,大家听到这个故事,反而觉得作者有点处心积虑了,把所有的苦难都加注在一人的身上,有点无事生非之感。
学生时代的徐凡也看过《活着》电影版,但他看了不到30分钟就看不下去了。
但当整个社会陷入停滞又压力的情况下,大家再来读这本书,就非常能感同身受了,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能感觉到世界对自己的满满恶意,苦难是一个接一个,这甚至成为了生活的常态了。
徐凡那个世界,疫情之后大家越来越能认可《活着》,而棒子那种地域环境,更是把这本书弄成了畅销书。
想想看后世那种环境,最多是生存有点压力,看不到希望。起码还是能吃饱穿暖,生命也没有受到威胁,只是因为社会停滞,就有如此大的共情。
而秦末这个时代,是彻彻底底的丛林法则时代,底层的百姓不要说什么看到希望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们吃饱都是一个问题,生命都不在自己手中,能安稳的活着都是一个幻想,那是一种比后世恶劣十倍,百倍都不止的环境。
但当这个时代的底层百姓看到《活着》的这个故事的时候,共情能力是可想而知的。
最起码现在整个秦营悲伤之情已经止不住了,到处都是哭泣的秦军士兵。
蒙恬和章邯相互骇然的对视一眼,叛军攻心能力如此强大,居然连关中士兵都能感染。
蒙恬明白,不能让这样的情绪继续传播下去,不然的话全军将会不战而降。他马上命令道:“敲战鼓,命令弓箭营反击,舟师部队围困住那艘战船,本将要把他们当着全军面前诛杀,让所有人都知道背叛大秦的后果!”
“咚咚咚!”秦军营地所有战鼓敲响,声音震天撼地,所有秦军士兵再也听不到战船上戏曲的声音了!
上千弓箭手对着战船射击。
“咻咻咻!”
密集的长箭射满战船全身,吓的戏曲演员们一个个躲在船舱当中。
好在徐凡对这样的事情也有预计,这艘船是加厚版本的,内部安置了铁皮保护,不要说弓箭了,连弩箭都很难射穿战船的护甲。
不过当秦军舟师出现之后,戏曲战船快速向着汉军营地逃去。
秦军紧追不舍,但这个时候黄河河面汉再次出现了十几艘战船,这些战船迅速包围了秦军舟师部队,而汉军战船上弩炮,弓弩齐射,射箭万箭齐发,淹没了秦军的追击部队。最后秦军损失了5艘战船,500士兵结束了这场战斗。
这是徐凡进攻秦军的第一步,在北疆军和汉军主力都来到黄河一线之后,蒙恬还是不死心,组织了几次渡河行动,但都被汉军骑兵赶回去了。
来而不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