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723章,太阳照常升起(大结局)

第723章,太阳照常升起(大结局)

    第723章,太阳照常升起(大结局) (第1/3页)

    高陵郡,郡守府。

    十几个百业代表和内史令刘恒看着郡守公孙弘,指着自己辖区的沙盘侃侃而谈道:“太上皇曾经说过,大汉最大最根本的矛盾,就是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和大汉落后产能之间的矛盾。”

    “这点对我们高陵郡来说也是一样的。去年高陵郡的福利政策之所以维持不下去,就是因为高陵两百万百姓生产力的不足,生产不出这么多的财富,维持不了大家相对于高富裕的生活。”

    听到这话现场的百业代表也是一脸可惜,去年他们真过的比较舒服的一年,父母的基础养老金提升了三倍,上中学高中的娃一年没有交学费,看病也不用钱,一年下来他们省了三四万钱,再加点钱就可以买辆汽车了。

    只可惜这样的好日子只维持了一年,郡里的开支太大了,只能把福利降低。

    “公孙太守说的太对了,说来说去还是大家赚的钱不够多。”农社代表黄文可惜道。

    “长安城就可以做到这点,我们高陵还是穷了一些。”机械工匠代表桓仁可惜道。

    公孙弘看着那些可惜降低福利的代表,内心一阵无奈,这个试点太守可不好做,以前最多只有丞相能管理自己,但现在有几十个代表能管自己,头上的婆婆这么多,他这个位置比大汉丞相都难做。

    尤其是这些代表发现自己真有权利管理汉吏,有一股报复性清洗,要不是自己长袖善舞,站在高陵百姓一边,只怕他这个高陵郡守都有可能被他们清洗出去。

    “降福利只是治标不治本之策,百姓天然会向往更好的生活,希望自己的生活品质过得一年比一年高,而这也是朝廷想要建设大同世界的根本目标。”

    “想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产业升级,让高陵的百姓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财富。”

    “高陵九县有两百万人口,有5个大型工业区,3000多家规模的工厂,这是高陵郡的生产基础。

    高陵大部分是中专以上的学历,是高技术人才,加上本地的七所技校,两所学府,这就为高陵的产业升级打好基础。”

    “而现在大汉高技术高利润的产业是汽车产业,电器产业和造船业。”

    “这其中造船业关中没有条件,高陵想要发展高新产业,汽车行业和电器产业上下功夫。”

    刘恒点点头,认可公孙弘的说法,汽车行业每年都在突飞猛进的增长,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带动了农机产业,运输业,机械制造,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只是让刘恒无奈的是,内史他们选错科技树。当初所有的人都信誓旦旦的认为电机是碾压内燃机的存在,汽车根本不能和电动车相比。

    但现在整个大汉有几百万辆汽车在道路上奔跑,而电车依旧在想办法增加行程。

    甚至因为突破不了电池的瓶颈,长安的大匠想出了有线电车的技术,直接在长安城的布满空中电线,电车只要通电行驶,什么行程焦虑都没有了,当然唯一的缺陷只能走固定的道路。

    所以现在电车市场依旧非常狭小,内史购买了几千辆电动客车,余下的还有上万辆各种小型电车,只能在路程短,对环境要求高,噪音污染小的地区使用。像一些公园的观光车,厂区里的工具车勉强有一点市场,但对比汽车行业庞大的市场,这差了上百倍。

    唯一让刘恒感到欣慰的是,几十年的电机研发,也不是一无所获,关中是整个大汉对电器行业研究的最深入的地区。

    和电气有关的大匠,工匠,工厂也是整个大汉最多的,整个大汉都在进行电气化改造,大汉越来越多的城市,甚至城镇都开始被电灯点亮。

    工业区的电气化改造更加迅速发电机开始全面取代蒸汽机在生产生活当中的地位。

    尤其是各种电器产品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什么放映机,热水壶,洗衣机,电冰箱,每年都会有几十上百种电器研发出来,改变大汉百姓的日常生活,电气产业的膨胀速度甚至超过了汽车产业。

    公孙弘继续说道:“下官在电气学府附近,建立一个电气工业区,依托电气学府的技术和人才,吸引生产电器的工厂来高陵郡建设工厂,同时拿出一部分钱设立一个电气发展基金,投资那些,有想法,有技术的学子,帮助他们创业。”

    “在汽车产业上,陈郡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大汉一半的汽车都是他们生产的,比拼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产业链优势,我们都不可能比的过陈郡,但我们高陵也有自己的优势,皇家马车厂就在高陵,九五至尊马车更是我大汉高端马车的象征,所有的贵族富豪无不以拥有一辆95至尊马车为荣,这些年因为汽车行业发展,皇家马车厂,但我们完全和内府连手,进行产业升级,生产高端的汽车,陈郡想要把汽车压缩到五万钱以下,我们完全可以卖五十万钱以上的高端汽车,在奢侈品赛道,占据上风的就是我们了。”

    “现在汽车行业的产值超过了千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