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277章 千古第一相管仲

第277章 千古第一相管仲

    第277章 千古第一相管仲 (第1/3页)

    管仲不仅是先秦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政治家。

    他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了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可以说,管仲是中华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是华夏第一相。

    他主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经济改革,很多经济制度直到如今还在沿用。

    比如现在的国企和央企体制,就是两千多年前的管仲发明的。

    同时管仲也是法家思想的先驱,他认为法虽然不可永远坚持。

    但是法是存亡治乱的根源,是圣明君主用来作为天下最高标准的。

    而且依法治国是有据可依的,管仲列举了古代的黄帝和尧帝,都是依靠法度来治国国家的。

    而周朝的礼乐制度,其实也是来源于法。

    管仲的法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治国上,与其说他是法家思想的先驱,也可以说他是法家思想的实践者。

    在治国上管仲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开创了很多治国先例,让齐桓公成为了第一个中原霸主。

    “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导致管仲生活很贫困。”

    “为了谋生,管仲做过当时认为是微贱的商人,联合好友鲍叔牙合伙做生意。”

    “游历许多地方,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见过许多世面,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当兵的时候,临阵脱逃。”

    “几次想当官,但都没有成功。”

    “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留下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齐僖公死后,太子诸儿即位,是为齐襄公。”

    “当时,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不久,齐襄公因与鲁桓公的夫人私通之事暴露,索性将鲁桓公灌醉并杀死。”

    “对此,管仲预感到齐国将会发生大乱。”

    “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君的女儿,因此管仲就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去躲避。”

    “三年后,齐国内乱。”

    “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见时机成熟,都想急忙设法回国,以便夺取国君的宝座。”

    “鲁庄公知道齐国无君后,万分焦急,立即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后来发现公子小白已经先出发回国。”

    “管仲于是决定自请先行,亲率三十乘兵车到莒国通往齐国的路上去截击公子小白。”

    “人马过即墨三十余里,正遇见公子小白的大队车马。”

    “管仲等公子小白车马走近,就操起箭来对准射去。”

    “一箭射中,公子小白应声倒下。”

    “管仲以为公子小白已经被自己射死,就率领人马回去。”

    “其实公子小白没有死,管仲一箭射中他的铜制衣带勾上,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尖装死倒下。”

    “经此一惊,公子小白与鲍叔牙更加警惕,飞速向齐国挺进。”

    “当他们来到临淄时,由鲍叔牙先进城里劝说,齐国正卿高氏和国氏都同意护立公子小白为国君。”

    “于是公子小白就进城,顺利地登上君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孔子:不得不承认,尽管管仲的私德有亏,但他的才能确实没话说。

    管仲有三处府邸,不懂得节俭,与国君享受同等礼遇,不懂得君臣有别。

    管仲在俭与礼这两方面的表现,让他最为诟病。

    按照他们儒家的说法,管仲是一个才能超过品德的人。

    鲍叔牙跟管仲一起做生意,鲍叔牙出的本钱多。

    每次获利后管仲却要拿大头,理由是家里穷,有老母要供养。

    在齐桓公当上齐国国君后,杀死了争夺王位的公子纠。

    公子纠的两名心腹大臣,一个自杀成仁。

    另一个则是管仲,不仅没有自杀,反而去帮助逼死自己主公的敌人。

    这种行为,在崇尚春秋大义的时代,是被人所不齿的。

    后来位居相位,权倾齐国,生活奢侈、纳妾甚多。

    在被人指责时,还一本正经地说是在为君主承担恶名。

    如此种种,连他也不得不批评管仲的品德。

    不过尽管管仲私德有亏,但也有值得令他赞美和肯定的地方。

    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是披头散发,衣襟开在左边的人了。

    因为有了管仲,齐桓公才能够不使用武力就召集各诸侯国参加会盟,称霸诸侯。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找到有才干的人来辅佐,因此就准备请鲍叔牙出来任齐相。”

    “但鲍叔牙称自己才能不如管仲,若要使齐国称霸,必要用管仲为相。”

    “管仲与公子纠一伙认为公子小白已死,再没有人与他争夺君位,也就不急于赶路。”

    “六天后到齐国才得知,齐国已有国君,新君正是公子小白。”

    “鲁庄公得知齐国已有新君后气急败坏,当即派兵进攻齐国,企图武装干涉来夺取君位。”

    “双方在乾时会战,管仲建议当趁小白人心未定速攻。”

    “但鲁庄公不听管仲的话,结果遭遇伏击。”

    “鲁军大败,公子纠和管仲随鲁庄公逃回鲁国。”

    “齐军乘胜追击,进入鲁国境内。”

    “齐桓公为绝后患,遣书给鲁庄公。”

    “叫鲁国杀公子纠,交出管仲,否则齐军将全面进攻鲁国。”

    “鲁庄公得知后与大夫施伯商量,施伯认为齐国要管仲不是为了报仇雪恨,而是为了任用他为政。”

    “因为管仲的才干世间少有,他为政的国家必然会富强称霸。”

    “假如管仲被齐国任用,将为鲁国的大患。”

    “因此施伯主张杀死管仲,将尸首还给齐国。”

    “但鲍叔牙用计称齐桓公恨管仲入骨,一定要生杀管仲。”

    “且鲁庄公新败,听说齐国大兵压境,早吓得心颤胆寒,没有听施伯的主张。”

    “在齐国压力下,杀死公子纠,并将管仲擒住准备送还齐桓公发落,以期退兵。”

    “管仲清楚这是鲍叔牙的计谋,于是让押运工人快马加鞭赶去齐国,最后平安到了齐国。”

    “经鲍叔牙的建议,齐桓公同意选择吉祥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礼节,亲自去迎接管仲。”

    “以此来表示对管仲的重视和信任,同时也让天下人都知道齐桓公的贤达大度。”

    “齐桓公迎接管仲后,一连聊了三天三夜,句句投机。”

    “斋戒三日之后,齐桓公拜了管仲为相,并称管仲为仲父。”

    嬴政:管鲍之交,令朕羡慕。

    可以说管仲能成为齐桓公的座上之宾,多亏了鲍叔牙这个生死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好朋友,两人友情很深。

    他们俩一起经商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

    对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

    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金钱。

    管仲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

    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

    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

    鲍叔牙听到这讥笑后,深知这不符合管仲的实际情况,就向人们解释。

    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

    管仲同鲍叔牙的友谊非常诚挚,他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都没有办成。

    不但没有办成,反给鲍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难,还不如不办好。

    因此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办事本领,鲍叔牙却不这样看。

    鲍叔牙心里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个很有本领的人。

    事情之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

    在长期交往中,他们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

    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任谁都要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