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07章 花墨黄月英

第407章 花墨黄月英

    第407章 花墨黄月英 (第2/3页)

   她自创的黄酒茅庐春,味道香醇厚。

    一经问世,便深得众人喜欢,还亲自传授他们酿酒的工艺和心得。

    自此襄阳茅庐春,黄酒便在整个荆州传播开来。

    前有水车,木马,会做活的木头人,后有酿酒,酿醋。

    这一系列的重大发明,十六岁的黄月英在襄阳早已经声名鹊起。

    不过大多数人都只闻其名,不识其人罢了。

    少女时期的黄月英遭到了她母亲蔡氏的逼婚,但是她坚持己见。

    母亲看她态度坚持,也无可奈何。

    因为她知道自己女儿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也就不再勉强她了。

    十九岁的黄月英,同她年龄大的女子都已嫁为人妇了。

    但是她还是每日里读书,写字,研习兵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惬意又自在。

    二十岁的黄月英,完全是一位聪慧绝伦,样貌不凡的女子。

    她眉目间颇有些英武之气,皮肤要比一般女子略黑。

    黄月英跟着父亲和水镜先生,学习了很多高深的兵书阵法和奇门遁甲。

    她会做精巧的木工机械,家里能走会叫的木狗,能推磨的木头人,会托运东西的木马,皆出自她手。

    琴棋书画,茶诗酒花这些基本的技能,她更是无一不精。

    至于寻常女子们学的绣花厨艺她虽不热衷,却也学了一些。

    算不上十分出众,却也能从容应对。

    她甚至还跟着家里的护院头目学武功防身,寻常一两个普通人根本进不了她的身。

    不爱红妆爱男装的她,将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学习成长上。

    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在动荡的乱世里,活得恣意又张扬。

    也是因为黄月英对自己婚姻观的坚持,获得了与诸葛亮相守终身的美好爱情。

    “诸葛亮经常手里拿着有一把鹅毛扇,无论刮风下雨他一生都不曾离手。”

    “原来诸葛亮刚刚迎娶黄月英那会儿,黄月英就送给诸葛亮一把鹅毛扇。”

    “黄月英解释夫君德才兼备,抱负远大,可有一个弱点。”

    “那就是每当跟父亲谈论天下大事及自己的志向时就喜形于色,充满自信。”

    “可当谈到曹操、孙权时却又眉头紧锁,甚为忧虑。”

    “送鹅毛扇是希望夫君能适时遮挡自己的面部表情,千万勿使旁人知心中所想,如此方能成就伟业。”

    “从此之后诸葛亮南征北战,羽扇从未离手。”

    “无论是六出祁山,还是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生死存亡之际。”

    “他总是轻摇羽扇,波澜不兴,胸有成竹,胜算在握。”

    “这不仅是他遮挡表情的道具,同时更是他对妻子深深思念的寄托。”

    “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通过这件事,也可以完全出体现黄月英的超凡智慧。”

    “东汉建安十二年,诸葛亮和黄月英在隆中度过了最幸福安逸的七年时光。”

    “这个时候曹操统一北方,率得胜之师挥军南下,欲一统天下,荆州局势急转直下。”

    “寄寓于此的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虔诚拜访诸葛亮,求安邦定国之策。”

    “时年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决定出山辅佐刘备,一展平生所学。”

    “由于局势动荡不安,黄月英便没有跟随诸葛亮一起出山。”

    “而是回到父亲黄承彦家,静待夫君建不世之功。”

    “东汉建安十三年,诸葛亮临危受命求救于东吴。”

    “促成孙刘联盟,打败了盛极一时的曹操。”

    “这时刘备趁乱夺取了荆州的大部分郡以为根据地,对内发展经济,对外厉兵秣马。”

    “局势相对稳定后,黄月英便也来到荆州陪伴并帮助夫君解决一个个难题。”

    “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年号章武。”

    “已经四十岁的诸葛亮位居丞相,为百官之首。”

    “黄月英则为丞相夫人,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使诸葛亮无后顾之忧。”

    上官婉儿:黄月英心机才干可与诸葛亮比肩,机械手工不输鲁班。

    诸葛亮一生都在为蜀汉鞠躬尽瘁,在北伐曹魏时。

    由于山路崎岖,军队的粮草运输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诸葛亮决定发明一种新的运输工具。

    一天夜里,诸葛亮在书房冥思苦想,心力交瘁,还是没能参破粮食运输的奥秘。

    这时黄月英端着茶水走了进来,看见诸葛亮在书桌前不停研究绵延起伏的山路,便有点心疼的问着诸葛亮是否需要帮助。

    诸葛亮便把山路崎岖难行,粮食运输困难告诉了黄月英。

    只见黄月英慢慢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牛模型,虽然不大但全是木头制作的,看起来很精致。

    诸葛亮拿在手中仔细端详,这个小牛竟然还能在书桌上走动。

    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大赞夫人真是聪明绝顶。

    原来黄月英早就知道诸葛亮的难处了,一直在帮他想办法。

    不过这小牛只是提供了一个想法,要制作大的木牛,里面的所有机关必须重新制作。

    于是,夫妻二人便开始动手制作。

    他们先用木头制作出牛和马的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安装轮子和缰绳,最后再将模型安装在一辆车上。

    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他们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一种能够自动行走的木牛流马。

    诸葛亮对妻子的智慧和创造力深感钦佩,而黄月英也为自己能够帮助丈夫解决难题而感到自豪。

    如此,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终于实现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诸葛亮和黄月英亲自带领着一队士兵,驾驶着木牛流马前往前线运送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