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52章 诗隐孟浩然

第452章 诗隐孟浩然

    第452章 诗隐孟浩然 (第2/3页)

很多的好朋友,由于我生病了,彼此之间也渐渐疏远。

    科举的失落,让孟浩然心灰意冷,君主不懂人才,那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明明我很有才华,可是一直郁郁不得志。

    这并不怪我,只能说命运如此。

    如今我已经生病了,很多的朋友也遗忘了我,很少在一起相聚,以后可能也不会再有机会。

    毕竟别人都很忙,我们之间也就逐渐疏远,很少写信没有了对方的消息。

    颈联写得最好,所要表达的依旧,还是一种悲痛之苦,以及当时的处境。

    白发渐渐增多,岁月催人老,如今已经在慢慢地老去。

    岁暮已至新春马上就要到来,到时整个世界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两句其实有着一层深刻的哲理,同时也说明诗人极为顽强,即使是隐居也依旧坚持自我。

    尾联则是再一次抒发内心的苦闷,心里思绪万千,让我非常的伤感。

    以至于难以入睡,松树的影子在月色下,照映在窗户上一片空寂。

    孟浩然的苦闷在这首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明明很有才华,想要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却又是处处不如意。

    那种情感上的失落,让他一度伤感,陷入了悲痛之中。

    但是隐居之后,又慢慢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只是有的时候偶尔想起过往,看到眼前的景色,又会陷入悲痛。

    那种复杂的心情,让诗人感慨万千。

    “在他三十岁的时候写了一首《书怀贻京邑同好》,他慨叹自己在三十而立的年纪却仍未能够成功步入仕途,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年少时期十分喜爱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因此他也在诗中表露过与陶渊明一样因不想再守固穷,所以表达出了他想要步入仕途结束归隐的思想。”

    “孟浩然曾经写诗说圣主贤为宝,君何隐遁栖。”

    “这句诗直接表达了他骨子中所含有儒家思想,那种只有在政治清明时期才应该出来为国效力做官的意识。”

    “可见此时号称退隐鹿门山的孟浩然已经萌生了要出山入仕的心思,并且后来直接付诸行动,再次踏上了求仕之路。”

    “公元727年,孟浩然为了完成自己入朝为官的抱负,三十八岁的孟浩然首次踏上长安的土地参加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大考。”

    “没想到此时的他早已经没有了当年年少时期的那种一气呵成的才气,导致这次科举考试他并没有上榜,自然也没有登科入仕。”

    “但是此次长安之行却让他结识了许多久负盛名的大诗人,尤其是在长安做官的大诗人王维。”

    “王维与孟浩然一见如故,不仅热情地为孟浩然画像,还在外界积极地宣传孟浩然的诗作。”

    “为孟浩然日后能够步入仕途积攒名气,补充人脉。”

    “孟浩然也因此开始在人才辈出的长安城中变得小有名气,就连大名鼎鼎的李白、杜甫都成为了孟浩然的好友。”

    “孟浩然能够在历史上以一位伟大的诗人名留青史,而且当时的唐朝正值唐玄宗执政前中期政治可以说是一片清明。”

    “同时此时唐朝已经是处于一种以诗赋取仕的时代,例如李白就因为写诗特别出色而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最后在朝中获得了一官半职。”

    “按理说凭借孟浩然的诗才应该也能和李白一样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从而实现自己入朝为官的抱负,但没想到孟浩然却与自己的理想抱负擦肩而过。”

    “孟浩然曾经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

    “小的时候不仅在县试中一帆风顺,而且经过数十年的学习现在也已经是满腹经纶。”

    “还又得到了大名人王维与张九龄两人为他在外宣扬自己的诗与才华,因此这次在长安考试的失利让孟浩然信心受到了大挫。”

    “尽管想要直接向唐玄宗上书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又十分的犹豫不决,这样的摇摆不定也让孟浩然剩下的人生十分失意。”

    “在这样失意的情况之下,孟浩然写下了《岁暮归南山》表达了自己极其复杂的心绪。”

    苏轼:脍炙人口的孟浩然,有才又任性。

    作为唐代一流的大诗人,孟浩然的才华自不必说。

    有才华的人,有点性格也不稀罕。

    不过任性到孟浩然这个份上,就已经不是洒脱能形容的了。

    孟浩然有句著名的诗,叫作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表面看是谦虚,其实是发牢骚。

    意思是我没什么本事,自然不招皇帝待见。

    身体又不好,总生病,给别人添麻烦,朋友们也躲着我。

    这种酸溜溜的话,私下里发发牢骚也就罢了。

    要命的是,他把这首诗当面念给了皇帝听!

    一次孟浩然去好朋友王维家里玩耍,这时唐玄宗突然来了。

    不知为何,孟浩然吓得不敢拜见,一股脑儿躲进了王维的床底。

    谁料唐玄宗察觉不对,就问王维,王维只得如实相告。

    孟浩然只好灰头土脸地从床底下钻出来,委实尴尬。

    但更尴尬的是,当唐玄宗命他做诗时,孟浩然居然念起了《岁暮归南山》。

    里头有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正是这句话触怒了唐玄宗。

    不论这次偶遇玄宗的经历真实与否,孟浩然终身布衣是显见的事实。

    他的诗中,也常有隐逸不仕的意趣。

    这在读书人争相求仕的时代,可以算是个性鲜明了。

    其实,孟浩然得到过不止一次面见玄宗皇帝的机会。

    时任采访使韩朝宗很欣赏孟浩然,想向玄宗推荐他。

    这位韩朝宗以爱才著称,乐于提携后进。

    士林传言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连李白也曾写过《与韩荆州书》,想要与他结交。

    能得到他的青眼,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机遇。

    面对韩朝宗伸出的橄榄枝,孟浩然起初也欣然接受,和他一起到了长安,准备面圣。

    结果到了约定的那一天,恰巧有朋友来访,孟浩然和朋友相谈甚欢,喝得酩酊大醉。

    有人提醒他与韩公有约,酒兴正酣的孟浩然毫不在意。

    如此不管不顾,得罪了韩朝宗,引荐一事自然泡了汤。

    如果说偶遇明皇的故事是民间附会,那么饮酒爽约放弃觐见,这就真的很任性了。

    断送了前程,还不是最严重的。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五十二岁的孟浩然得了背疮,卧病襄阳。

    病好得差不多的时候,老朋友王昌龄正好来到襄阳。

    久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