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121章 不挡风挡狼

第121章 不挡风挡狼

    第121章 不挡风挡狼 (第2/3页)

“那他还力排众议?”

    王濛笑了笑,“这也正是我钦佩他的地方。”

    闻言,江弦面露思索之色,片刻之后便明白了王濛所说的钦佩是什么意思。

    稿子若是真出什么事情,追究下来也是李清泉的责任,他是时任主要负责人,届时他调入其他单位,已和《京城文艺》没什么关联,等于说他愿意为这份稿子担下风险。

    这魄力,这胆识。

    可不是哪位编辑都有的。

    天津。

    “俗话说得好,'不到劝业场,枉到天津卫'。”

    冯骥才作为本地人,在前面儿带路,后面跟着江弦和李景峰。

    仨人在劝业场后门一家卖锅巴菜的街头小铺坐下,冯骥才说这是天津名店,屋小人多,连个凳子都抢不着。

    好在他们仨人高马大,江弦和李景峰在一稍松快的角落,守住小半张空桌子,不过没有凳子坐。

    冯骥才去买牌、排队、自取饭食,很快端回来,带汤的锅巴、热烧饼、酱牛肉、老豆腐。

    热气灼人、口舌生津。

    酱牛肉口感醇厚,锅巴菜汤底香浓。

    仨人就站在桌前,大快朵颐。

    “你们也够忙活的,这都准备过年了,还琢磨座谈会的事儿呢。”冯骥才放下筷子。

    “弄完了。”江弦擦擦嘴,“下午就回京城去了,这次来天津,也没带啥礼物,就送你一册《京城文艺》吧。”

    冯骥才从他手中接过。

    瞥一眼,1980年第2期。

    “这还是刚刊发的?”

    “我在上面刚发篇稿子,这是编辑部送我的样本。”

    “你又发稿子了?”

    冯骥才满脸的不可思议,“你那篇《荔枝》不是才在《收获》发表么?这怎么又在《京城文艺》过了一篇!”

    “早就有一点子,原本不打算写,王濛和我一聊,这非让我写出来,我就写了。”江弦解释说。

    “你这可真是”

    冯骥才心情复杂,匆匆掀开那册《京城文艺》,在第四条看到了作者名为江弦的——《伏羲伏羲》。

    那页的插画以简易的线条,绘制了一个农村男人蹲在地上捂脸痛哭的形象。

    店里乱糟糟的,他也顾不上看,把杂志合上,收进包里,吃过饭,又在天津卫溜达一会儿,才送江弦二人上火车站。

    临别前,江弦在月台嘱托,“看完你可给我写篇评论。”

    “我哪会写评论.”

    冯骥才看火车渐渐走远,消失在视线里,这才往家回。

    一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