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八十九章 措安饥民鱼水喻

第八十九章 措安饥民鱼水喻

    第八十九章 措安饥民鱼水喻 (第2/3页)

—若这数十万饥民中,再有野心之徒,窥羡粮仓,在饥民中勾连串结,甚至就非“出乱子”的问题,而将会是“作乱”的大麻烦了!

    所以,断然是不能任由数十万饥民,聚於仓城外这种现象,长期的存续下去。

    ……

    但具体怎么解决呢?

    之前,李善道其实已做过这方面的考虑,他想来想去,只有“迁移”两字。

    ——兴洛仓的饥民更多,兴洛仓的饥民问题,李密是怎么解决的?李密是通过两个办法解决的。一个是兴建兴洛仓城,一个是攻打洛阳。这两件事,都需要大量的丁壮、民力。兴洛仓城外聚集的那上百万饥民,就被李密用这两件事,将他们中间的丁壮大都给组织了起来,给他们找了事干。可李密的此两法,李善道用不上。他既不能在黎阳仓大举建城,他如敢这么做,李密再宽容,也立马就得猜疑他,召他回兴洛,同时,亦没有洛阳这样的重镇让他去打。

    那黎阳仓外的饥民怎么解决?

    唯一的解决之法,还真就是李善道想出的,把饥民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使他们不聚在一处。

    然而,这个办法,限於此前手上没有“地盘”,李善道只能想,不能做。

    现在不同了,他已经打下了武阳郡,有了一整个郡的地盘了!

    那么,在回来的路上,他就在想,是不是就可以把解决饥民聚集这件事,提上日程了?

    把这数十万饥民,不说全部,至少部分,迁移到武阳郡去。

    李善道说道:“长史,我意两措。”

    “何两措也?敢请将军示其详。”

    李善道说道:“贾参军之所进言,固然有理,粮被委弃,确然糟蹋,然饥民数百里、至千里来投,所为者何?求食饱腹而已。今若闭仓门,不准彼众取粮,势必伤我军‘义’名。且则,人孰无情?仓中储粮累满,可若竟令饥民饿殍於外,於心何忍?这么做,与江都的那个昏君何异!亦伤我军‘仁’名。故此,闭仓,不放粮,不可取!我现已回黎阳,长史,你我这两日就择任仓城典掌,选取干吏,制作文券,然后约束饥民,依次、按量取粮。此措之一也。”

    郭孝恪出身大族,从小锦衣玉食,富贵惯的了,人虽豪气,骄奢却有,说实话,他对李密不准再开仓放粮的这道命令,他是没有任何的抵触心理的,也所以,他才会一接到徐世绩的转令,——徐世绩是他的主官,也是李善道的上官,因他才会立即就执行,甚至连跟李善道说一声都没有,却於此际,见李善道这般严肃,他遂亦收起微笑,对这件事才重视了些。

    思考了下李善道提出的这第一个对措,他说道:“将军,难处俺刚才已经说过了。不是不能依券给粮,几十万饥民,怎么依券给粮?将军今虽已还黎阳,若按此行,人手怕仍不够!”

    “所以,我还有第二措。”

    郭孝恪问道:“将军,第二措是甚么?”

    “武阳郡今已为我魏所有,武阳郡辖十四县,田地肥沃,昔郡中盛时,口百余万。今海内乱,前时又发大水,武阳郡现在的民口,已远不如那时多了。我在武阳郡时,有过一次巡行各县,各县之田,颇有荒芜。武阳郡又邻着黎阳,相距不远。故我以为,不妨可将黎阳仓城外的饥民,迁移部分,到武阳郡去。这样,黎阳仓城外的饥民少了,咱们管理的人手不就够了?”

    郭孝恪怔了下,说道:“迁到武阳?”

    “此即我之第二措也。长史以为可否?”

    郭孝恪抚摸胡须,做些思虑,说道:“迁部分饥民到武阳郡,要说也不是不行。可有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