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进提议难长史 (第2/3页)
了郭孝恪。
郭孝恪略看了下,却心头疑惑,问道:“将军,刘仪同已下武安,可谓双喜临门;李渊兵入关中,前已获悉。这两件事诚然都是大事,可与呈递‘河内已拔’的捷报与魏公,有何干系?”
“长史,呈递给魏公的捷报,难道说,你我只向魏公奏禀,河内已得?”
郭孝恪很快品出了李善道此话背后的含义,恍然大悟,说道:“将军的意思是,在呈递给魏公的捷报中,宜当须将我军何时才可南下渡河,援魏公以击王世充等部,也一道奏禀魏公?”
“正是如此啊。长史,今我军攻打河内,一个主要的目的,不就是为呼应魏公大军,对王世充等部隋兵形成夹击之势么?方今王世充等部隋兵已进至洛水南岸,与魏公大军,隔洛水对峙。则我等奏呈魏公之捷报,怎能只奏报河内已得,而不言何时可以南下渡河,相助魏公呢?”
郭孝恪再来看刘黑闼的捷报和关於李渊的情报,这回是细看了,细看罢了,沉吟稍顷,说道:“将军,李渊入关中,对我军南下渡河,似无多大影响;唯一有影响的,是刘仪同所提出之‘增兵,继续进兵襄国、赵郡’此议。若是增兵与他,我军渡河南下之兵力,恐就不足矣。”
李渊入关中此事,既然郭孝恪认为没有影响,李善道也就先不与他说,便先说刘黑闼此议。
他负手在帐内踱步,边踱边说道:“长史一语中的。此正我请长史来,想与长史商议的。我贤兄此‘请求增兵,以继取襄国、赵郡’之议,长史以为可以用么?”
……
郭孝恪已将有关李渊的情报放在边上,拿着刘黑闼的捷报,再三看他在捷报中所提出的建议“继取襄国、赵郡”的几个原因,——换言之,也就是说,是刘黑闼认为的当下如果继取襄国、赵郡的话,对李善道这边有利的几个条件,以及最好是现在就打襄国、赵郡的缘故。
有利条件,刘黑闼列出了三个。
第一个是,武安郡这一仗,硬仗没怎么打,武安县是李君羡劝降的;邯郸县是因王君愕在城内找到了内应,内外响应打下的,只有在攻永年城时,攻了几天,其所率之各部兵马,现都还是斗志昂扬。从士气这块儿来说,可以继续北上用兵。
第二个是,因为李君羡、王君愕都是武安郡人,在得了武安县、邯郸县后,得到了不少当地的豪杰、壮士投从,其内不乏有熟悉襄国、赵郡情势者,如果继续北进,也有足够多的向导。
第三个是,襄国通守陈君宾,系南陈宗室之后,是个文弱书生,不擅军事,襄国境内的盗贼他都不能制之,而下仅能是勉强保住郡治龙岗等县而已,则凭本部旺盛之士气,攻之不难。
最好是现在就打襄国、赵郡的缘故,刘黑闼列出了两个。
一个是,李善道其家本源自赵郡李氏,李善道现又得李密“平棘县公”之封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