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战略部署 (第2/3页)
一便是继续南侵,从我们的手中,掠夺走物资。”
“其二,便是上书于陛下,请降,已得以保全根本。”
“而对于我朝,也有两条应对之法,第一,趁薛延陀断粮之际,实行壁垒清野政策,固守城防,耗死薛延陀,重创薛延陀,让其数十年内,再无进犯的能力。”
“第二,那就是劝降薛延陀,让其主动归降我朝,免其刀兵之祸。”
苏定方的思路无比的清晰。
“那你以为,该采取何种应对之策呢?”
李世民微微点头,很是赞同。
“以末将之见,当采取劝降之法。”
苏定方没有半点迟疑的回道。
“为何?”
李世民继续问道。
领帅者,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成千上万的军卒性命,更有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所以任何一个决策,都需要权衡利弊,不可能是你觉得如何,便是是如何。
“薛延陀乃是走到了绝境的困兽,在死亡的威胁之下,让其变得异常的危险,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在其身上发生。”
“面对我军的壁垒清野,薛延陀的高层,很可能会放弃直接攻城,从而化整为零,冲山区渗入到我朝腹地,到时,北境之地会被战火全部波及。”
古时城池,都设立在主干道之上,其作用便是阻击敌犯的大举进攻。
但却无法阻挡小型的渗透。
这也是为何,北方竖立有长城和坚城,还是时不时遭受到掠夺的原因。
因为小股的薛延陀兵甲,他们不走主干道,而是翻山越岭,从山区越入。
没有辎重和大型的攻城器械,也就没有走大路的必要。
启时,十数万的薛延陀兵甲,就会以此种行军方式入侵唐土。
一但如此,那整个北境都会陷入混战之中,遍地狼烟。
想要驱逐,也是完全般困难。
“为此,不是上上之策,而如今薛延陀存有死志,肯定想和我军一决死战,应战的话,也会是损失惨重,所以唯有劝降之,方为上策。”
“也是最快解决薛延陀之患的办法,也顺当前之局势。”
“叛军张亮不知去向,只有快速的平定了外患,才能转而解决内忧。”
苏定方言辞涛涛,言其利弊。
劝降薛延陀乃是最合适的战略。
其思路,与李世民所想,并无太大的出入。
“多弥可汗虽智不足,但是其野心甚大,如今尚有十万之众,想让其束手就擒,怕是不易。”
计策可行,但是有些自导自演了。
最终的局势,也未必像体内想的这样理所当然。
“劝降是必行之策,但是要先将薛延陀打醒。”
李世民再加以补充道。
他不会给敌人任何的喘息的机会。
多弥可汗能率众投降,那是最好,如果不是,那只能以武力镇压。
“陛下所言极是,想要多弥可汗束手就擒,怕是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如今的薛延陀汗国,是由各部落组建而成,其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加上薛延陀新败,多弥可汗的威信大减。”
“我军未尝不可使离间之计,可以给部分部落的首领送其信件,招降之。”
苏定方其实心中,已经有了相应的算计。
“善,各部进攻保持不变,另派斥候混乱薛延陀军中,将降书送给各部首领,只要其率部归顺,朕既往不咎,如果负隅顽抗,杀无赦。”
李世民点了点头,当即下达了作战方针。
“留守一部分人马看守战俘,等待张俭的安排,其余人马,继续追击!”
李世民扬起马鞭,驾马下了山丘。
尉迟敬德和苏定方也紧跟其后。
浩浩荡荡的唐兵旗帜,向北而去。
奔袭作战。
进入了李世民的战略节奏中来了。
大军疾行,对逃走的大度设,又展开了追杀。
攻守再易。
“陛下,薛延陀的大军已至,如果再深入追击,可能会遭受到伏击。”
半日之后,先行的唐军,与多弥可汗领来的大军,隔山而望。
谁都没有率先发动冲锋。
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谁贸然行动,都是处于被动。
“大度设,本汗让你追击敌军,怎么搞成如此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