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 第二百二十八章兵临城下,李治的困境

第二百二十八章兵临城下,李治的困境

    第二百二十八章兵临城下,李治的困境 (第2/3页)

的太极殿上,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兀地响起,打破了原本的沉寂,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显得格外响亮刺耳。

    房玄龄神色匆忙地快步走上皇帝所在的高阶,双手恭敬地捧着一封密封严实的密信,来到了李治的面前。他微微躬身行礼后说道:

    “太子殿下,此乃叛贼张亮派人送来的信件,请您过目。”

    然而,李治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那封密信,便挥手示意道:

    “不必细看了,本太子与那逆贼之间毫无可商谈之处!诸位爱卿,如今局势危急,不知尔等可有什么良策能够击溃这股叛贼军队?”

    他那略显稚嫩的面庞之上竟看不出丝毫慌乱之色,反而透着一种超乎年龄的沉着冷静。

    一时间,朝堂之上的众多大臣们面面相觑,谁都无法从这位年轻太子波澜不惊的表情中猜出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即便是那些平日里最为擅长揣摩人心、察言观色的大臣们,在此刻面对如此镇定自若的李治时,也是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

    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李治已经能够完美胜任这个位置了。

    淡淡的帝王威压散发而至,让诸人都不敢正视之。

    虎父无犬子。

    如今李治表现出来的强势,与史书上记载的软弱模样大相径庭。

    如果其真是软弱,怎么可能会开创到唐朝最大的疆域时代呢?

    那只不过是因为其,前面没有掌权,才摆出的柔软模样。

    如今他可以顺利接权,李世民尚在,大权在握,信心满满,如何会怕了张亮叛乱。

    说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好,说是意气风发也对。

    “太子殿下,如今张亮召集大军有十万之众,而城中的守备,也只不过才数千人,不可小觑,以臣之见,只能依城而守,以待各地援军前来勤王了。”

    韦挺躬身出列,表现的也是很淡定,区别于外界的慌乱。

    更像是早就有了应对之法一样。

    “怕是叛军不会给予我们这样充足的时间了,韦大夫也知道,叛军来势汹汹,人数众多,以城而守,可否真的能守住呢?”

    “正所谓久守必失,等到长安被围困的消息传出,再到各地军队赶来,至少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能否挡住叛军的攻城吗?”

    房玄龄看向韦挺,说着说着,便又看向了上位的李治。

    这番话,更多的是在提醒李治。

    他为辅国大臣,被重新启用,当然是得之不易。

    不过,对于李唐江山,房玄龄也是一如既往的尽心尽责。

    他能成为李唐江山的奠基人之一,怎么可能没有战略的眼光。

    “以微臣之见,趁如今叛军根基尚还未立稳,当派一支骑兵袭击之,以攻为守,先挫其锐气,方能坚守到援军的驰援。”

    房玄龄献祭道,重启之后,他也需要用行动来证明他的价值,左右朝堂上的言论。

    “此计甚好,不知道哪位将军,敢领军前去破敌啊?”

    目光扫过众臣,原本还带着期望的李治,随之时间的推移,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半朝的文武,竟然无一人敢临危受命。

    其中有怕死的成分,更多的是,这些人都知道,他们的斤量。

    没有半点能杀出重围的把握。

    再好的战略,也要有人去实施才行啊。

    这就是统帅和战将的又一大区别。

    “太子殿下,臣愿往之!”

    大殿的后末,突然间走出了一名少年,与李治的年纪相仿,不过其身上早就褪去了稚气。

    其身姿挺立,给人一种英姿飒爽的感觉。

    李治也是抬眼望去,眼中感情复杂,有欣慰,也有苦涩。

    “王将军有拳拳报国之心,本太子心中甚慰,但是此次行军的胜败,关乎国运,本太子还需考虑。”

    李治摆了摆手,让王方翼入内。

    若是此次袭击不能取胜,便会让他们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之中。

    而王方翼,并没有战阵方面的经验,这和送死并没有区别。

    李治只是把这当做是王方翼给他台阶下的一个方式罢了。

    并没有多想。

    王方翼出自太原王氏,与李治的王皇后乃是同族,是王皇后的堂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