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 第162章 元庭事变,楚世昭光复大景!

第162章 元庭事变,楚世昭光复大景!

    第162章 元庭事变,楚世昭光复大景! (第1/3页)

    而楚世昭显然也知道这支蒙古王庭在滚雪球的能力上有多么的恐怖。

    一开始的时候,蒙古王庭是一路横推,差点就拿下了整个大景王朝的北方。

    如若不是早期蒙古的统治还不够稳定,各地都有大周故臣的起事,真给蒙古消化了这些地盘,楚世昭大概率是要被平推的。

    从各地的数值来看。

    不同地方招募的士卒,他们的初始能力也是不同的。

    像北方的士卒,十个人里面有三个人能刷出【骑术】这个基础词条能力。

    而南方的士卒,十个人里面能有三个人能刷出【水战】这个基础词条。

    不同地区的士卒,更是有着不同数值,北方士卒的武力普遍要比南方士卒的武力高出那么一点点。

    将领、臣卡的能力数值倒是不受限,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这些较为基础的能力上,两边地方的士卒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就光说南方士卒很少出现骑术这个基础词条,就让楚世昭的骑兵死活养不起来。

    楚世昭想要在南方养骑兵,必须先去培养这些士卒的骑术能力,要比常态招募,多出半年的时间去训练。

    而北方地区之间的乡勇,也有高下之分。

    像接近边塞的这些地方,如凉州,其招募过来的基础武力值,可能还要比北方很多大镇招募过来的乡勇武力还要高。

    最令楚世昭头大的,还是模拟推演里的这个地形设计。

    南方士卒到北方打仗,是会出现负面状态,又有不熟悉地形的地图效果,一打败仗就容易吃瘪。

    同理,北方士卒到南方打仗,也容易出现中瘟疫的状态,也是不好打的。

    可问题是,楚世昭作为北伐的主攻方,他深知继续耗下去,是自己这一方更加吃力。

    别看渡江是有天险可以防守的。

    就大周王朝这个南北两地人口来说,北方的繁荣程度更高,人口数量更大。

    要是长期运营下去,楚世昭一定是失利的一方。

    这一次模拟推演,楚世昭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既要打又要磨,打是消耗蒙古人的有生力量,确保蒙古人不能短期内就消化大周王朝的北方,磨是楚世昭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一口气就战胜蒙古,迟缓对方的发育速度,又让自己有成长空间,才是对策的核心。

    事实也证明了蒙古人在治理地方上的能力是一塌糊涂的。

    五年的时间,南方的生产力是有天翻地覆的增长,楚世昭的政策一律鼓励生产,推崇贸易。

    蒙古王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只有贸易,在北方收纳的税以及粮草,大多都是要归于周人乡绅地主的头上。

    在地方上的百姓生存压力,楚世昭的治下相对安逸,蒙古统治的北方就不是很太平,频频的起义,也是不断给楚世昭续一口。

    打到这个阶段,蒙古人被迫西征,不是他们不想打楚世昭,是蒙古人没得选。

    楚世昭的防守策略实在是过于稳固,而且又有震天雷这样的火器日益成型。

    他从来不盲目和蒙古人选择野战,通过震天雷的射程和城防,不断地压制蒙古人的攻城路线。

    蒙古人也不可能真拿自己骑术专精的精锐跑去当炮灰,搁那攻城头,负责主攻城池的,只可能是周人的步兵部队。

    说实话,在古代战场吧,你打顺风仗,那是一个比一个勇,你打逆风仗,打了一次,后续就不可能卖命了。

    为什么游牧民族要打仗。

    因为穷,打仗打赢了可以抢别人的东西。

    一直打仗,又打不进去,一直看着身边的同僚在战火中死去,这给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北方大族也不是傻子啊。

    有利益才卖力,打不了,还天天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那不就是给别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实力才是自身地位的保障和根本。

    保存实力,象征性打打,打不进就告诉蒙古人,实在是不好打。

    蒙古人又不可能真的往死里逼迫,把他们赶到楚世昭这边的阵营去。

    像蒙古这种以打仗经济为生的民族,他就属于只要能赢胜仗,就能一直推进下去,只要耗住了,打不赢,就自然崩掉了。

    西征是蒙古人选的吗?

    是他们打不过楚世昭,推进不了,那不就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