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长河锁浪 > 第四十五章 同筑家园

第四十五章 同筑家园

    第四十五章 同筑家园 (第2/3页)

算我们现在精确勘测了,之后施工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一些突发情况再次改变方案。而且这么大的偏差,重新设计方案,会不会太理想化?我们得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啊。”

    张志成看着小李,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小李啊,我懂你担心进度的心情,咱们工程的每一步都关乎着各方的期望,时间确实宝贵。但你想啊,这蓄水池是村子的命脉,要是一开始就因为怕麻烦留下隐患,等后续施工时发现问题,那时候再返工,耽误的时间更多,对工程整体的影响也更大。现在咱们多花些时间把基础打牢,看着好像慢了,其实是在为后续的顺利推进做保障。”

    小李的心里还是有些犹豫,开口道:“张副指挥,我知道您说的在理,可我总担心咱们太追求精准,到最后反而会被各种意外因素打乱计划。就比如这地面的复杂程度远超预期,就算我们现在拿到了精准数据,施工时遇到地下暗河、流沙之类的状况,方案还是得改。”

    张志成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处被风沙笼罩的土地,说:“工程建设本来就充满变数,咱们不能因为害怕改变就不去追求最完善的方案。你说的那些意外情况,我们确实没法完全预见,但通过精确勘测,至少能降低这些风险带来的影响。我们依据最准确的数据设计方案,在施工时就算遇到突发状况,也能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而不是盲目地边干边改。这就好比盖房子,只有把地基打得又深又稳,房子才能经得住风雨的考验。”

    小李心里的顾虑慢慢消散。抬起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和愧疚,说:“张副指挥,我明白了,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全。之前太执着于进度,忽略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差点因小失大。您放心,我这就按您说的,全力以赴去采集数据,一定把工作做到位。真不好意思,刚才还和您争论,耽误了不少时间。”

    张志成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没事,小李。咱们都是为了把工程做好,有不同想法很正常,重要的是能及时沟通,达成共识。现在咱们一起加油,争取早点把这蓄水池的方案定下来,让乡亲们早日用上放心水。”

    小李用力地点点头,转身快步走向水准仪,大声招呼着身旁的同事:“来,咱们再仔细找找合适的测量点位,这次一定要把数据采集得精准无误!”说完,他熟练地调整着水准仪的角度,目光专注地透过目镜,仔细测量着地面的每一处细节,手中的记录板上,很快就密密麻麻地记下了一组组精确的数据。其他工程人员也被感染了,干劲十足地忙碌起来,整个施工现场充满了紧张又有序的氛围。张志成看着忙碌的众人,嘴角微微上扬。

    孙专员还在艾克拜江的陪同下,了解村子的整体情况,还有每家每户的具体困难。

    “哎呀,孙专员,您瞅瞅嘛,这羊圈塌了不老少,羊娃子们都没个踏实待的地方。再看这些房子,好多老人娃娃只能挤在没垮的那几间屋里头,晚上睡觉都得侧着身子,地方窄巴得很呐!”艾克拜江苦着脸,满是无奈地说。

    孙专员神色凝重,看着眼前的景象,眉头紧锁,说:“艾克拜江兄弟,这些情况我们都记下了,肯定要想办法解决。咱们先去几户受灾重的人家瞅瞅。”

    两人来到一户人家门口,只见一位老人正坐在门口,望着倒塌的房屋唉声叹气。孙专员快步上前,蹲下身子,握住老人的手,关切地问:“大爷,您家里人都还好吧?这大水一来,可把大伙折腾的够呛。”

    老人抬起浑浊的眼睛,嘴唇颤抖着说了一长段话,艾克拜江翻译过来就是:“好着呢,就是房子没了,这往后不知道咋住。他们家没有壮劳力,想要重新盖房,简直想都别想。”

    孙专员安慰道:“大爷,您别着急,我们就是来帮大伙解决困难的。您放心,这房子肯定能重新盖起来,而且会比以前结实得多。”

    从老人家里出来,艾克拜江又带着孙专员去了几户村民家,情况都差不多,不是房屋受损严重,就是生活用品被水冲走。孙专员一边听着艾克拜江的介绍,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后续的帮扶计划。

    张志成那边,测量工作还在紧张进行。小李和同事们已经采集了大量数据,正准备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张志成看着忙碌的众人,转身对大刘说:“大刘,现在测量这边还得些时间,你先带着兄弟们去帮老乡们修修羊圈和房子。”

    二十个小伙子来到一处倒塌的羊圈旁,打量了一下四周,大声喊道:“兄弟们,咱们先把这些倒下的木头拾掇出来,看看哪些还能用。”

    小伙子们迅速行动起来,有的用铁锹铲着地上的泥土,有的两人一组抬起倒下的木头。不一会儿,羊圈周围就清理出一片空地。

    “大刘队长,这羊圈得重新搭架子!这些木头好多都断了……”一个小伙子喊道。

    大刘点点头,说:“行,咱们先把能用的挑出来,不够的再想办法。”留下几个人在这儿继续拾掇,其他人来到村子边缘的一片树林。几棵倒下的树是大水冲倒的,一直撂在这儿,还挺方便。

    他看着这些树,满意地说:“行,兄弟们,动手吧,把这些树锯成合适的长度,扛回去。”

    在村子中央开阔空地,几个年轻小伙子为制建房用的土块做着基础准备。​

    他们在地上深挖一方坑,随后几个小伙子去村里老井提上一桶桶井水,倒入土坑。井水浸润干燥松散的泥土,泥土变软,颜色变深,有了黏性。

    ​一个壮实小伙子挽起裤脚,跳进满是软泥的坑。他双脚踩泥,身体下蹲,双手随身体节奏摆动,用脚使劲踹泥,不时左右转动身体,让泥土被均匀踹过,在他脚下逐渐变得软硬均匀,成为可塑形的黏土。

    “嘿,把铁锹递给我!”

    旁边同伴听到,赶忙把铁锹递入坑里。手臂一挥,将泥甩上坑沿,泥堆成一堆。​打土块要用模子,模子由两短两长四块木板钉成标准长方形木框。

    把模子放地上,旁边放一盆水,从泥堆边缘抠出泥团,放地上滚搓,让泥团沾上周围散落的芨芨草。抱着搓好的泥团,他快步走到模子前,发力将泥团砸进模子。随后,双手从水盆捧水倒入模子,双手用力挤压模子内泥团,借助腿部力量,泥团贴合模子形状,变成标准长方形土块。之前倒的水有润滑作用,因此取下模子是哦分轻松。挨着放好后,又继续打下一块,就这样周而复始。

    ​日头高悬,戈壁滩热浪滚滚,地面滚烫,空气燥热。一中午过去,土块被晒得硬邦邦。大刘过来查看,面露满意,拍手说:“兄弟们,干得不错!土块质量好,接下来垒砌。”​众人两人一组配合。一人搬起经太阳暴晒、表面粗糙且温度高的土块,另一人用小铲子挖泥浆涂抹土块边缘,然后小心垒砌。每块土块摆放整齐,角度精准,很快一面坚实的墙立起来!

    老乡端着一盆略显浑浊的苦碱水走了过来,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孩子们,辛苦了,喝点水解解渴。”小伙子们纷纷停下手中正在扎羊圈的活,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接过苦碱水,连声道谢。大刘看着手中这碗颜色怪异的液体,心里明白,村里的奶牛被洪水冲走了,存的茶叶也全泡烂了,如今能有这苦碱水,已是老乡能拿出的最好东西。

    他抿了一小口,瞬间,一股辛辣的味道在口腔中散开,像无数细小的针在扎刺,喉咙也如同被烈火灼烧,让他忍不住想要立刻吐出来。可当他抬眼,看到老乡满是皱纹的脸上那真诚质朴的笑容,大刘的心猛地揪了一下。

    他没有丝毫犹豫,一仰脖,将整碗苦碱水全喝了下去,喉咙和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般的难受,眼眶也因这刺激瞬间红了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