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长河锁浪 > 第五十章 成效初显

第五十章 成效初显

    第五十章 成效初显 (第2/3页)

壶,指尖不小心碰到张志成的手,赶紧缩回来,"倒是你,嗓子都哑了还到处指挥。"

    下午的施工热火朝天。突然,一个工人慌慌张张跑来:"报告!三号渠段出现渗水!"

    陈启明立刻放下图纸,跟着张志成赶往现场。他蹲下身,手指探入渗水处仔细检查:"是黏土层夯实不够。"他转向张志成,"必须返工,否则会影响整体防渗效果。"

    张志成毫不犹豫:"听陈教授的!二组、三组立即支援,务必在天黑前完成返工!"

    夜幕降临时,问题渠段终于修复完毕。张志成召集干部们开会:"今天的事给我们敲了警钟,质量检查必须更加严格。"

    陈启明补充道:"我建议每个施工环节都要有专人验收,建立责任制度。"

    "我赞成,"王力举手,"物资调配方面我也会加强把关。"

    林悦翻开笔记本:"医疗组准备增加巡诊频次,确保同志们身体健康。"

    会议结束后,张志成叫住陈启明:"陈教授,今天多亏您及时发现隐患。"

    陈启明摆摆手:"这是我应该做的。说真的,张副指挥,看到工人们这样拼命干活,我这个'老右派'..."

    "陈教授!"张志成严肃地打断他,"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面前,我们都是同志。您用实际表现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陈启明眼眶有些发红,重重地点了点头。

    夜深了,张志成在煤油灯下写工作日志。帐篷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志成,还没休息?"是林悦的声音。

    "进来吧,"张志成连忙起身,"这么晚有事?"

    林悦端着一碗姜汤:"看你今天在工地上咳嗽,煮了点姜汤。"她放下碗就要走。

    "等等,"张志成叫住她,"外面风大,我送你回去。"

    "不用了,你还有工作..."

    "工作永远做不完,"张志成披上外套,"走吧。"

    两人并肩走在戈壁滩上,满天繁星如同撒落的珍珠。林悦忽然说:"志成,你看那边,是北斗七星。"

    张志成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是啊,当年我们打游击时,就靠它认方向。"

    "给我讲讲那时候的事吧。"林悦再次轻声请求。

    张志成沉默片刻:"1943年冬天,我们连在雪地里埋伏了三天三夜..."

    夜风裹挟着细沙,吹拂着两人的衣角。林悦听得入神,不知不觉间,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当张志成讲到战友牺牲时,林悦悄悄抹了抹眼角。

    "所以啊,"张志成望着远方,"现在能和平建设祖国,是多么幸福的事。"

    林悦轻轻点头,两人在星光下又站了一会儿,才各自回到帐篷休息。

    第二天清晨,工地如常开工。陈启明带着技术组在渠道上忙碌,张志成则和王力一起检查物资储备。中午时分,工人们三三两两蹲在阴凉处吃饭,忽然有人指着远处喊:"看!有车来了!"

    张志成放下碗筷,眯起眼睛望去。只见一辆吉普车卷着沙尘向营地驶来,车身上"农一师工程大队"的字样隐约可见。

    "是郑指导员的车!"王力认了出来,连忙起身相迎。

    吉普车在营地中央停下,一个身材敦实的中年军人跳下车,手里提着鼓鼓囊囊的帆布包。他摘下军帽扇了扇风,露出标志性的爽朗笑容:"同志们好啊!"

    "郑指导员!"张志成快步上前握手,"您怎么突然来了?"

    "怎么,突击检查不欢迎啊?"郑指导员打趣道,又转向围过来的工人们,"大家辛苦了!我给大家带好东西来了!"

    工人们好奇地围拢过来。郑指导员从车里抱出一个大纸箱:"小心点,这可是宝贝!"

    张志成接过箱子,沉甸甸的:"这是什么?"

    "最新几期的《新疆生产战线报》,还有——"郑指导员神秘地眨眨眼,"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众人簇拥着郑指导员来到指挥部帐篷。他小心翼翼地从帆布包里取出几份报纸,递给张志成:"看看,你们塔河营地出名了!"

    张志成展开报纸,头版赫然印着《戈壁滩上的水利先锋——记塔河水利工程大队先进事迹》的大标题。他快速浏览着,突然惊讶地说:"这不是苏团长的文章吗?"

    林悦凑过来看:"真的是苏秀华同志写的!"她的手指轻轻划过报纸上的照片,"这张是我们施工的场景!还有医疗队的帐篷!"

    郑指导员笑着说:"连续两期都有你们的报道,听说兵团领导看了都非常高兴!林师长特意嘱咐我,要当面向你们传达他的表扬。"

    张志成仔细读着报道,脸上渐渐泛起红晕:"苏团长写得太过誉了,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

    "哎,实事求是嘛!"郑指导员拍拍他的肩膀,"你们这儿的成绩有目共睹。对了,陈教授呢?"

    正说着,帐篷外传来脚步声。陈启明掀开门帘,额头上还带着汗珠:"听说郑指导员来了?"

    "陈教授!"郑指导员热情地握住他的手,"快来看看这篇报道。"他指着报纸上的一段,"上次张志成用电台给师部汇报了这里的最新技术突破后,专门写了'黏土-卵石复合结构'技术创新呢!"

    陈启明接过报纸,双手微微发抖。他推了推眼镜,凑近仔细阅读。片刻后,他抬起头,眼中闪着泪光:"这...这真是..."

    张志成注意到这位平时严谨克制的教授嘴唇在轻轻颤抖,连忙说:"陈教授的技术确实为工程解决了大问题。"

    郑指导员点点头:"师部已经决定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全兵团的水利建设中。陈教授,您这是为边疆建设立了大功啊!"

    陈启明摘下眼镜,用手背擦了擦眼角:"都是集体的功劳...都是集体的功劳..."

    帐篷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凝重。郑指导员突然拍了拍手:"对了!我听说你们很期待文工团再来演出?"

    林悦眼睛一亮:"文工团要来吗?"

    郑指导员摇摇头:"暂时没有计划。苏团长他们已经回北疆巡演了,近两个月都不会有空。"

    众人脸上都露出失望的神色。大刘忍不住叹气:"唉,还想着能再听苏团长唱《南泥湾》呢..."

    郑指导员神秘地笑了笑:"不过嘛,我带了样新家伙,精彩程度可不输文工团!"说着,他转身打开那个大纸箱,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金属物件。

    "这是...电影放映机?"张志成惊讶地问。

    "没错!"郑指导员得意地说,"师部刚配发的,我特意申请第一个送到你们这儿来。"他又从箱子里取出几个圆铁盒,"看,还带了《沙漠里的战斗》的胶片,讲的就是咱们兵团开荒的故事!今晚就给大家放!"

    这个消息像一阵春风,瞬间传遍了整个营地。工人们饭也不吃了,纷纷围过来看稀奇。

    "真的能看电影了?"

    "《沙漠里的战斗》听说可好看了!"

    "俺长这么大还没看过电影呢..."

    孙专员见状,立即组织起来:"王力,带几个人去清出一块空地,准备幕布和电源。小张安排好今晚的值班人员..!"

    众人立刻分头行动起来,营地顿时热闹非凡。有人搬来木板搭简易座位,有人帮着拉电线,几个年轻工人甚至自告奋勇要学习操作放映机。

    郑指导员一边调试设备,一边对张志成说:"你们这儿士气真高啊。"

    张志成望着忙碌的工人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大家太需要精神食粮了。在这戈壁滩上,除了干活就是睡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