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巫的巫家寨 (第2/3页)
边茶油多,将家里的茶油全在晚上偷偷运了过来,寨里只留下三个老人守寨,好不容易熬过了这场饥荒。到新粮收割时,寨里还有一点陈粮,寨外有饿死人的事。
那年到了五月,虞家那边的后人完全活不下去,晚上摸到寨门口跪下请求归籍,大婆婆,就是畏孙的大太奶奶,带她与四婆婆站在寨门墙头,只一句话:不准。
那男人跪着喊至少要收留两个孩子,其他人饿死算了。
你大太奶奶让寨里一男人打开寨门,让我从我们家端一大钵黄姜拌米饭过去,让那男人吃了,那男人哭着回转时,大婆婆借着骂他男人哭泣没骨气的名义,又打开寨门追上他给了他一巴掌,大声骂他的间隙同时轻声叮嘱他将家里小孩连夜送庵子,在家对外就说两个孩子已经饿死了。据说那个年代有些人家孩子饿死有煮了吃的哦。三个老人这边就真没办法负责,只能听天由命。他自己呢,白天就混在巫家寨捕鱼的男人堆里,媳妇呢也跟来吧,但不能进入庵子,也不能进入巫家寨。寨子对面山上有一个烧炭的窑,交待那人晚上住那里。
这个男人就是我们家那男人在虞湾留下的唯一后人,其他的人为什么没了,不能跟畏孙讲。那虞湾负责人人心歹毒,竟然没给这户人家分口粮。三个老人全饿死了,两个孩子在庵子里生活了七个月。畏孙出生的那年,四婆婆想的办法,大婆婆带她送钱给这男人,让他带领全家去了北大荒。现在跟畏孙的爸爸和叔叔有联系。那虞湾已经没我们巫家人了,虞湾对河也姓虞,他们同宗咯,在为大饥饿后收留了我们家那个姓虞的后人,我们家在虞湾的那个后人饥荒解除后,大婆婆让他们丢了原来那个家,去河对象的个姓苫的村生活,开始住在别人牛栏里。
大婆婆在事件平静后去感谢过对河虞家人,那边的人对大婆婆很尊敬。大婆婆也有本家姐妹嫁那村,叫红塘村,这个村里有口鱼塘水,夏天水面会变红。但这个鱼塘里的鱼味道特别鲜,后面每年有人会送一条给我们吃。下次送了,我告诉畏孙咯,从前没说。
巫畏问奶奶,在爷爷身边怎么还有一个奶奶?小姑结婚那次,爷爷带奶奶到了长春过年。那个奶奶说,畏孙本来叫巫无畏,是大媳妇,就是妈妈咯,喜欢单名,上户口时改为巫畏的。那个奶奶穿军装,有枪。跟爷爷都有警卫和勤务兵,但放在军区没带回家。到的那晚,是这个奶奶带他睡的,在军区招待所,因此有点印象。不笑时好像很威严。
奶奶笑了,说这是畏孙的二奶奶,是畏孙爷爷在革命年代时做地下工作时的掩护同志。奶奶她也是考虑新社会了,桂明不能明着有两房老婆才决定回老家的。畏孙大姑姑与叔叔是二奶奶生的,小姑姑与畏孙爸爸是她生的,这个在外面不能说。她当年在神农完小教书,因为我们家是建校的主要捐款人,因此就做教学科长,相当于现在的教务主任。畏孙的爷爷桂明在外带老二干地下工作,抗战胜利后才接她到山东。当时是带着畏孙的爸爸,在五个军人护送下去的山东,大婆婆的意思是让她再生几个孩子。结果一到山东就参加了工作,没半年,又随部队去了东北。孩子正好让老二亲妈负责,趁机让老二生的两个孩子与你爸爸培养感情,到东北才生下畏孙的小姑姑。这时老二又让组织派到了什么地方去工作了,后面全家都在东北生活。解放后随军去了洛阳,这时老二和老二妈妈带四个孩子在东北生活。因此畏孙爸爸那代四个孩子跟老二要亲些。
她决定回老家前,组织已经将老二从东北调到洛阳,老二级别与桂明一般高了。老二娘家妈妈负责长春那个家管理,老二娘家妈妈是一个大家庭的姨太太,相当于是让大家庭休了出来的,因此老二与娘家其他人没联系,按老二自己的话说,她从十四岁出来,一直接受组织培养,她的娘家是组织。
畏孙出生那年,老二娘家妈妈过世了,有怀疑这位姨在出门前让夫家整坏了身体,否则不会这么早过世。是一个好人,对家里四个孩子特别亲,对周围邻居家孩子也亲,但花钱呢就大方,幸好去的时候,大婆婆给了家底的。
接她去的五个军人都是畏孙爷爷的手下,进入山东了,才换了我们自己的军装,车子刚好给当地接待的部队,接下是骑马走,畏孙爸爸坐一位年轻军人的怀里,这人现在是畏孙爸爸的军长。奶奶自己骑一匹马,第一天骑不好,走得慢,后面越骑越好,参加工作后帮了大忙。到东北换了一匹日本军马,一直骑到洛阳还骑了三年。对了,在进入山东时,第三天吧,碰见了你桂庭爷爷,两队人马对面碰见,当时奶奶穿着军装戴着帽子,桂庭也穿军装戴军帽,开始两人都没认出来,是你爸爸认出了,大喊庭叔,因为接我们的军人带了桂庭的照片给家里的老人看,你爸爸看到了。
桂庭一听是老家方言喊他叔叔,便大喝一声,停。那些卫兵赶紧警戒,这时我才认出,喊桂庭,说自己是大嫂,孩子是泉儿。
桂庭抱了一下你爸爸,交待一个卫兵送我们回家。他有军务在身,并告诉我们,桂明已经回到根据地了。
这次认识了桂庭一家,你叔奶奶是个山东婆,也是大家庭出身,但家人让鬼子杀光了。解放后找到了一个弟弟。这个弟弟现在好像在新疆工作。
老二妈妈过世后,东北那个家就由大媳妇当。其实这时只是小女儿清清没成家,周末要回家,其他时间都在单位生活。
奶奶说她从洛阳回来在家生活十年,发现家里全是些老太婆,就在畏孙三岁时,强行接回家带在老宅生活,家里有男孩要人气足些。这是一个破诫事件,虽然是新社会了,但我们家还是要带头遵守族规,因此事先让大婆婆召集了全寨的人开会,经过大家一致同意,并焚香敬告了祖宗后才行。
奶奶教导畏孙,在家武功要听大太奶奶的指导,术法要听三太奶奶的,诗词文章听她与四太奶奶的。二太奶奶念佛,不要多打扰她。她本是奶奶娘家亲姑妈,大儿子牺牲后一直居家礼佛。其实诗词文章皆不错。她娘家出过四代进士,也是大家庭,现在凋零了。
巫畏说二太奶奶对他特别亲,二太奶奶念经时,他从不去那个佛堂。他一回来,二太奶奶便给他一块压身的金砖和一尊佛像,就是放在书桌上那尊佛像,并告诫他,今后不管遇见什么人,畏重孙都要自称是大巫,在我家巫重孙面前,一切妖魔鬼怪都是小巫。去庵子喜欢带他去,那边两个师太和慈姑姑对他也好,有次骗他吃泥鳅,结果是笋做的,看上去活像,咬下去才知道不是泥鳅。
奶奶笑着说,那是你慈姑姑做的。慈姑娘比畏孙早一年多回神农,来时带了桂明的信件,就是桂明在信里说了一句,家里没有晚辈在跟前,可能不热闹,辛苦四位妈妈和大夫人了,忠孝真的是自古难两全。
奶奶说她受到了就受到了启发,当年她将接回一个男孩放老家带大的决定一公布,二婆婆便让四婆婆将家里在外面所有男孩的生辰时间抄给她看。二婆婆在佛堂坐了一通宵,出来后请示大婆婆,说将清泉孙家的二儿子畏重孙接回来。如果还接个重孙女的话,就将清江孙家的大闺女巫奕一同接回来。
清江是巫畏叔祖桂庭的大儿子,当年在西安工作,现在在成都工作。巫畏当年跟随父母在东北部队生活,巫畏的父亲是团长了,妈妈和大姑在军队医院做医生。叔叔在哈尔滨工作,小姑在长春教书。
奶奶说只接一个男孩回家足了,因此就只接了巫畏回家。奶奶先坐火车到洛阳,跟爷爷和二奶奶商量了一下,旋即坐火车到长春,跟儿子与媳妇一说,巫畏的妈妈有点不情愿,但婆婆语气坚定,当时就命令媳妇帮畏孙收拾行李,坐当晚的火车返回长沙。四天后才到长沙,在二侄子清河家住了一晚。这是巫畏第一次见到这位堂叔叔和堂婶婶,还有一位堂姐。在长沙玩了一天,第二天,就带畏孙搭汽车回到神农,在小姑婆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