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曹家祸害 (第1/3页)
与大部队汇合后,刘备仍按原计划分兵行动。
刘备带千余人过了河,让张郃将河阳驻地移交给了朱儁,到了冀州后,张郃便会去甘陵,与白垚一同进入平原。
关羽张飞带主力与何苗、袁术的平叛军一起行动,走黄河南岸的官道去往青州济南。
这条路会经过荥阳,也会顺路支援何苗平叛——既然陶丘洪参与了叛乱,对刘备而言,解决荥阳的叛军,实质上也相当于平定部分青州叛乱。
此外,张白骑与冥卒会留在小平津等待,他们要等贾诩。
贾诩在西州当然是不缺人手的,但阎忠韩遂等人的部队可没法进关东,现在又有王芬等人谋逆,从雒阳到青州一路都不安定,得留人护送。
刘备自己要回一趟幽州,把弟兄们的家人都迁到青州去,但愿把家人带去青州的时候,平原国平原县和济南东平陵能够平定,以免家眷无处安身。
其实关羽和张飞也是兵分两路的,张飞领骑军在前,紧紧跟着孙坚的部队。
关羽落在后面,顺便押运辎重粮草。
何苗与何进不太一样,虽然何苗也长得不错,但看起来并没有搞什么神神鬼鬼的方士路数,倒是更像个武将。
而且何苗确实是知兵的,对部队的安排很合理——所以刘备才敢放心去河内。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何苗看起来似乎有些忧郁。
……
在平叛大军到达荥阳西部的同时,曹操也带了近两千人来到了荥阳东边。
曹操算是离家出走的。
曹嵩前不久辞官回乡了,不是落罪,确实是身体不好。
曹嵩刚回家就和曹操大吵了一架,吵得本就生病的老头差点嗝屁。
对于曹嵩而言,自家儿子文武双全才智不凡,除了继承了曹嵩自己的矮子基因之外,别的也没啥大毛病,曹嵩其实是很疼爱这个长子的。
可是,这小子是个总惹麻烦的祸害……
从小就是祸害。
曹操刚及冠,曹嵩便托了不少关系让曹操举了孝廉,还托了当时的司徒桥玄关照曹操。
本来朝中有桥玄这个大腿,宫里有大长秋曹腾的徒子徒孙照应,家里又有钱,老爹当时又是司隶校尉,可以说二十岁时的曹操各方面都是有保障的。
只需要按部就班不得罪人,轻轻松松就能平步青云,反正他家不缺买官的钱,一直买到老死都行。
结果年轻的曹操被南阳人何颙忽悠瘸了,想当名士,跑去参加许子将的月旦评——许家兄弟帮人扬名是要收钱的!可这祸害却不懂行情,拿刀子在人许子将脖子上比划,把人给得罪了个透。
当名士是别指望了,谁家名士能有清平奸贼乱世英雄这种评语啊……这可不是啥好话。
随后,曹操任职雒阳北部尉。这祸害又受了袁绍怂恿,为了混进袁绍的清流圈子,非要和阉宦撇清关系,借着宵禁打死了蹇硕的叔父。
曹嵩当时差点脑溢血,自己是曹腾的养子啊,你曹操是宦官的孙子,怎么可能和宦官撇得清关系?
蹇硕当时确实只是个小黄门,可他是和天子一起长大的小黄门,是天子的伴当,陪着天子一起练武一起读书的……招惹谁不好,非要招惹蹇硕!
结果曹嵩又是一阵忙活,好不容易帮曹操平了事。
看在曹腾和曹嵩的小钱钱面子上,宫里没把曹操怎么样,只是从执掌京城兵权的北部尉“升了官”,成了顿丘那破地方的县令——当时顿丘是涝、旱、蝗、疫所有灾祸都有,没人买的县令能是什么好地方么……
可这祸害一点都没收敛,为了取粮赈灾,跑去离狐‘剿匪’,薅走了乘氏李乾屯在离狐的粮食……
李乾自然是不敢招惹曹家的,可自那以后,濮水漕运就老是出状况,导致曹嵩任职大司农期间又额外花了很多精力去平事儿……
漕工大多都是黑社会,而李乾是濮水漕运段最大的黑社会头子。
后来受宋皇后被废之事牵连,宋皇后的哥哥濦强侯宋奇被杀,而宋奇是曹操的妹夫,曹操被免官了。
这祸害不当官了以后一天到晚逛窑子,还跑去加入了袁绍的黑社会团伙,连家都不回,真真是让曹嵩操碎了心。
当官净惹祸,可不当官他就跑去混黑社会,那更不行啊……
袁绍那帮人什么德性,曹嵩是知道的,那家伙养的都是死士啊!
万一哪天袁绍又把自家儿子忽悠瘸了,去做了死士怎么办?
这事儿袁绍是干得出来的!
于是曹嵩又是一阵运作,撒了不少币,又把曹操运作成了议郎,心想当个清贵言官总不至于惹祸了吧?
结果这祸害刚被辟为议郎就跑去上书,说窦武陈蕃等人为官正直而受害,致奸邪之徒满朝,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
这话是能说给天子听的?
这特么不就等于当面说天子应该当一辈子傀儡吗?
窦武陈蕃那是权臣啊,他们被干掉是因为天子要亲政啊!
所谓的正直和奸邪,所谓忠良不受重用,那都是受了党锢清算的清流们用来攻击阉党的说辞……
这祸害果然是被袁绍那帮人忽悠瘸了啊!
曹嵩又赶紧给曹操擦屁股,还好那时候曹嵩在大司农任上干得还不错,捞了不少钱,买官钱向来都是提前缴纳的,是天子的老客户,面子还是挺好用的。
天子就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