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 第46章 (求月票)对照组、培养皿和凌驾

第46章 (求月票)对照组、培养皿和凌驾

    第46章 (求月票)对照组、培养皿和凌驾 (第1/3页)

    跟白墨简单讨论完后续的舆情控制和引导方案之后,林序跟秦风一起赶到了协调小组的办公楼。

    但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时,他始终没办法平静下来。

    手机上,消息还在一条接一条地刷屏,报告着这场灾难的最新进展。

    民众的评论很刺耳,甚至就像林序所预想的一样,已经开始有人质疑起技术发展的安全性了。

    林序随手划着评论,一条点赞最高的内容吸引了他的注意。

    “如果真的证实这场灾难跟高能物理实验有关,那我们就真的需要停下来想一想到底有没有必要发展那么快了。

    “即便是以最冷血的视角来看,这样的牺牲也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需要一个解释,没有任何人有资格高高在上地告诉我们‘他会领导我们向前’”

    相比其他意林味道十足的“等一等你的人民”,“死那么多人跟我月薪三千有关系吗”之类的评论,这条评论才算是最能代表这次事件引发的社会反应。

    绝大部分人并不是不能接受在前沿物理领域的探索,甚至,在逆流计划的科普下,他们对这样的探索很感兴趣,也很欢迎。

    但,欢迎的前提是“你们不能乱来”。

    这一点,让林序根本无法反驳。

    事实上,如果仅仅是针对这场爆炸灾难本身来说,它真的并没有“那么严重”。

    伤亡人员数量攀升的速度已经开始放缓,并且跟林序预料的一样,最终停在了“214”人这个数字。

    而真正的死亡人数,其实也就只有26人罢了。

    26人。

    它看上去实在是微不足道。

    如果是在联盟时代之前,这甚至比不上一场小规模区域性冲突一分钟的伤亡。

    甚至在非洲大陆某些抽象的国家里,哪怕是最平常的部族冲突,一天之内,那些人用香蕉刀砍都能砍出近千人的伤亡来。

    但,林序却很清楚,这次事件是绝对不能仅仅从“绝对伤亡数字”的角度来判断的。

    因为,它是人类进入“新时代”后收获的第一个教训。

    以极其惨痛的方式收获的教训。

    这几个月的时间,人类发展得实在是太顺利了。

    在过去几千年里,他们都从未经历过如此梦幻的时刻。

    可是,梦总有一天是要醒来的,这个族群,也总有一天是要回到地面上的。

    如果不能彻底抛下这种“愚蠢的狂妄”,这样的事情还会反复发生,从各种角度,拖慢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搬运回来再多的技术有什么用?

    难道真的以为,靠着技术的红利,就真的能掩盖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一切问题?

    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20年后的末日在,这样的思路也未尝不可。

    毕竟,只要世界在前进,矛盾便会不断被掩埋、被消弭,代价也会不断被接受、被弥补,整个社会会以一种“微妙的平衡”维持在稳定的边缘上。

    可是,这里的人类真的没有时间了。

    这个世界,承受不起任何因为“狂妄”和“冒进”导致的内耗。

    哪怕这样的内耗只是拖慢了人类发展一个月的时间。

    可就这一个月,或许就是“毁灭”和“生存”之间的生死界限。

    林序再一次意识到,手环世界给自己的启示远远不止“技术本身”那么简单。

    在星舰时代的世界里,他看到了“神权”和“自然禀赋”之间的冲突,并且通过“逆流计划”去尝试解决了这样的冲突。

    而在这个世界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技术的狂飙突进,与规则变化后同样狂飙突进的风险之间的冲突。

    学不会控制风险,人类必死无疑!

    就跟联盟时代的张黎明一样。

    有什么区别吗?

    那里只有一个张黎明,可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命运石主世界里,会出现无数个张黎明。

    林序感觉自己的脑子很乱。

    一方面,是快速发展必须要带有一些激进的属性,必须要在必要的时候冒险,去获取更大的利益。

    另一方面,过度的冒险又会成为压垮人类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样的矛盾,已经不是一个类似于“逆流计划”的项目可以解决的了。

    人类需要一个对照组。

    ——

    而这个对照组,就是手环里的世界。

    下一次进入时,目标不能仅仅是技术了。

    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